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航空市场倒退17年,居家办公在线开会,商旅结束黄金时代?

作者:王潇雨 黄兴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04 22:04:56

摘要: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北亚区副总裁、驻中国首席代表马涛在不久前接受包括《华夏时报》在内媒体专访时透露,2020年已经成为商业航空史上最惨淡的一年,按照IATA的预测,今年全球航空公司预计损失将高达1, 185亿美元,2021年将损失387亿美元。这两组数字都比此前6月的预测更为糟糕。

航空市场倒退17年,居家办公在线开会,商旅结束黄金时代?

(航空公司不得不面对商务旅行需求下滑的市场变局 王潇雨摄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利润微薄的航空运输业在过去一个上升周期内,得益于全球化背景下商业和贸易的活跃以及很多地区经济的发展活力,在已经沦为小众市场的奢华航空旅行之外开辟了公务和商务出行为基础的新高端市场空间,但在COVID-19疫情对社会各方面造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以及对一些行为方式造成变化的趋势之下,这块在生存之外支撑起航空公司满怀斗志去竞争和寻求新发展路径的业务面临着急剧萎缩的风险。

这并非危言耸听,当很多每年需要为员工支出巨额长途或者短途差旅费用的企业发现,在因为疫情而不得不通过视频会议、在线论坛和展会甚至虚拟现实场景来展开一系列关于生产经营方面的相关活动,实际上并不比面对面的效果要差太多时,在疫情过后是否还需要重拾此前的沟通方式?

航空出行人数降至2003年水平

“一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职位性质决定了必须要当面解决问题,但企业里还有大量其实本来就可以通过在线沟通方式完成的工作内容,过去很多企业热衷于派遣员工每年用大量时间来进行或长或短途的航空旅行,只为了面对面去解决一个原本电话会议就能解决的问题,”一家总部在北京的商务和会奖旅行公司负责人在12月3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从效益的角度来考量,通常情况下面对面沟通和解决问题依然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不会轻易被技术手段替代,除非有像新冠这样大规模的流行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正是因为有大量的公务和商务出行需求支撑起高端市场需求,航空公司过去几年里投下巨资来迎合这部分客户,他们购买新型的客机、开拓新的航线、设计出功能繁多的商务舱座椅、在机场铺设红毯和豪华休息室等一系列措施吸引旅客搭乘自己的航班出行,或是通过有吸引力的政策将这些高价值旅客转化为自己的常旅客会员。

与以前通过航空出行的高端旅客群体更集中在富裕阶层、企业高管或者文体明星等情况不同,随着跨国企业更多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延展供应链,同时新兴市场在工业和贸易活动与发达经济体联系更加紧密,很多企业为了展示自身实力,同时也作为对员工的福利,开始将高端航空旅行产品覆盖到更多的客户群体中。

“跟去年相比,今年跨国出差完全没有了,国内出差的数量也缩减,虽然有疫情的原因,但由于所在行业受到疫情影响,差旅预算受到严格的限制,很多以前应该参加的展会和行业论坛都转向线上,”一位供职于某全球500强跨国企业的人士F先生近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实际效果来看大部分工作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可能跟我所处的行业以及职位的性质有关,但这已经足够让老板开始考虑在疫情后是否继续沿用这样的工作模式了。”

而另一位所在公司在疫情影响下业务获得更多提升的企业员工W看来,我们已经开始逐渐减少差旅的安排,更多通过视频会等新技术来开内部会,见客户或者其他一些活动,并把这个模式作为一个长期的计划,“并不是因为无力承担差旅支出,而是考虑到疫情之后跨境旅行可能面临的繁琐程序,再就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该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因为公司业务和医疗相关,今年业务增长很快,但在无法出差的情况下反而发现用十几个小时飞到美国或者欧洲开个会,再十几个小时飞回来,跟大家约定一个时间打开视频会议软件,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交流达到的效果差不了太多,可能最大的区别是不能跟同事工作完成后一起喝一杯。”

尽管在过去几年里,国际航空旅行仍然会受到诸如国家间贸易争端、地区局势动荡等诸多因素影响,但从总体趋势来看航空运输业仍然保持在一个快速的上升通道上。体现在航空公司方面就是主流的全服务航空公司更愿意投巨资在运力和软硬件设施的更新,以及枢纽建设和航线网络的拓展方面,以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和对高端旅客的吸引力。而休闲旅游出行同时也推动了低成本航空规模和网路的扩张,一些定位模糊或者没有枢纽区位优势的航空公司开始迅速衰落,但同时又有一批充满活力的新鲜力量进入了国际航空市场的竞争之中,整个行业正在迸发出很久未见的活力和创新趋势。

但一切止于疫情。原本保持高增速的航空运输业今年不可避免遭遇“急刹车”,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下称“IATA”)北亚区副总裁、驻中国首席代表马涛在不久前接受包括《华夏时报》在内媒体专访时透露,2020年已经成为商业航空史上最惨淡的一年,按照IATA的预测,今年全球航空公司预计损失将高达1, 185亿美元,2021年将损失387亿美元。这两组数字都比此前6月的预测更为糟糕。

马涛表示,“今年航空出行人数预计为18亿人次,降至2003年的水平;国际航空旅行人数暴跌近90%,国内出行情况略好于国际,下滑43%;国际客运量预计最快要到2024年才能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这也使绝大多数此前正走在积极发展曲线上的航司开始陷入绝境,即使是全球最大的几个航空集团也被迫需要接受政府的资金救助,未来几年里除了极少数航空公司之外,整个行业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不是如何让自己具竞争力,而是能够活下来。

“有50%的商务旅行会消失”

即便疫情在局部地区得到控制之后,旅游市场需求所带来的“报复性反弹”会大大缓解航空公司的运营压力,但较低的票价水平和整体产品结构都不足以支撑航空公司在高端旅客上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在疫情影响长期存在情况下建立一套重启国际航空旅行有效程序的难度。

“旅游和个人出行需求不会受到太多影响,变化在于可能你不能心血来潮立刻就飞去伦敦喂鸽子,因为还有检测、报告、全球范围互认的健康码等一系列在之前搭乘飞机时不存在程序,这些很可能会转变为航空旅行的长期政策,”一位国内航空公司市场营销部门的中层负责人在与《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对于一般出行来说你有时间去做相应准备,但对于公务和商务出行来说,很多都是比较临时性的任务,而且也更频繁,受到这类问题影响也更大。”

如果员工居家办公或者视频会议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同时还不用担心差旅期间的风险以及一系列繁琐的认证程序,相信对于企业来说考虑的就不是差旅费用而是重新建立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问题了。实际上很多企业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比如Twitter已经允许员工全部永久性居家办公, 虽然并不能就此认为其他行业也适合或是沿用类似的模式,但至少可以认为一些此前在企业活动中所习以为常的模式实际上并不像过去数十年里大家看起来那样坚不可摧。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最近在参加一个会议时就表示,即便疫情结束,人们旅行和商务的模式也已经被彻底改变了,他认为企业将为商务旅行制定更高的标准,过去那种通过出差而面对面交流的沟通方式不再是一种标准模式,甚至有50%的商务旅行会消失。

美国旅游协会近日也发布数据,称美国企业已经损失近40%约350万个需要出差的工作机会,如果年底前没能得到政府支持,还会再失去100万个工作机会。而今年以来由于出入境的限制,导致美国的国际旅客减少了75%。

在仍未解除的出入境限制以及稀少的客流压力下,航空公司已经把大量远程宽体客机封存,其中不乏新接收的机型或是配备了全新舱内设施的机型,对于航空公司这样依靠大量现金流运转的企业来说,这就相当于每天在往水里白白扔掉大笔的钱财。

此前航空公司愿意把资金用来购买新飞机和更新设施,是因为有可以从公务和商务出行客户身上获得足够的回报,投资的收益可观。比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下称“美联航”)近年来耗费数十亿美元更新机队并配备了全新的北极星商务舱,但仅仅苹果公司这样的大客户一年就能为美联航贡献1.5亿美元的收入,仅仅是上海-旧金山航线平均每天就有50个商务舱是由苹果公司“买单”,一年贡献3500万美元。拥有全球最大远程宽体机队运力的阿联酋航空公司尽管以可以提供头等舱空中淋浴而成为业界标杆,但近年来的整体投资趋势也是在飞机上减少了头等舱的数量,增加商务舱甚至超级经济舱的设置,主要就是为了吸引更多高端旅客通过其迪拜枢纽飞往全球各地。

前述从事商务和会奖旅行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因为公商务出行旅客价值更高,对航空公司而言能够带来更为稳定和产期的收益,无论对航空公司还是代理商来说这部分客户的变化都会对整体收益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商务出行同样对短途航线造成了影响,比如在疫情控制较为有效情况下率先实现复苏的中国航空市场,12月2日,在中国在线旅游服务商去哪儿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去哪儿副总裁兰翔透露,机票大数据显示,2019年航空出行旅客中公商务占到40%,但2020年目前数据看下降到了17%。

中国航企为了吸引公商务旅客尽快重回出行轨道也有所行动,比如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推出升级版的商旅客户解决方案,宣布将在保持服务品质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商旅解决方案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则在此前推出的预付费套票“随心飞”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推出了商务版“随心飞”产品。

援引《华尔街日报》关于巴克莱(Barclays)对航空业进行的一项调查数据,在2019年乘坐飞机出差的美国人中,过半数人预计疫情后此类商务旅行将减少20%甚至更多。近40%受访者认为科技因素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因,超过3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预算限制导致商务旅行下滑,而30%受访者则认为及健康因素是商务出行减少的重要因素。据商业支出管理公司Coupa Software数据显示,在第三季度公司账户购买的为数不多的机票中,平均票价同比下降45%。

而在前述国内航司中层负责人看来,即便商旅市场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回暖,整体价值也很难回到疫情之前的层次,“经济状况恶化的行业和企业比想象中更多,因此差旅支出降低就成为一个趋势,低成本航空公司可能会受益,如果航线网络通达性更好的大型全服务航空公司愿意牺牲收益维持一个好看的客座率水平的话,也将会继续从公务和商务出行中获得市场空间,但市场竞争肯定要比疫情前更激烈,赚钱更难了。”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