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 “双师课堂”走进300余所偏远农村中小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文梅 实习生 孙家琪 北京报道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近年来,随着教育扶贫工作的不断展开和推进,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关注起教育欠发达地区孩子们的受教育情况。其中,各大教育机构积极发挥行业领头作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中国教育均衡发展。
10月27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下称“新东方”)携手甘肃省教育厅开展公益帮扶项目,内容涵盖高考双师课堂、英语教师线上培训、乡村教师线下培训和搭建图书公益角四大层面,以精准化、立体化的全新公益模式,促进甘肃教育水平提升。
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表示,此次合作将会给甘肃带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孩子们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孩子们要珍惜此次公益支持活动,早日成长成材,努力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选择与甘肃省教育厅合作,是源于对甘肃这片土地深厚的热爱。“甘肃是我国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地区之一,希望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学生,能够带着这份文化自信走向世界。”
新东方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谷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合作签约三年,前期项目已于10月19日正式启动,第一年的帮扶成果将在2021年高考结束后进行评估,希望到时能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双师课堂”打破时空界限
与享有多种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孩子们相比,中西部偏远地区孩子们所拥有的资源有限且匮乏。为改善当下教育发展不均的现状,新东方联合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于2017年推出双师直播课。据了解,该项目已在全国300余所偏远农村地区中小学落地,惠及3.6万名学生和3000名老师。
谷田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高考双师课堂中,授课教师将根据甘肃省高考要求,制定一套完整且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每周一到周五晚7点至9点,新东方6名骨干教师将和学科带头人一起,为甘肃近30所高中、3000多名学生直播授课。
值得注意的是,双师课堂以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打破了偏远地区学子与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时空界限。通过主讲和助教两位老师的配合,学生不仅能直接感受全国优秀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式,遇到不懂的问题还能及时请教当地助教老师。
此外,在10月27日签约现场的双师直播课中,俞敏洪呼吁高三学子们充分利用高考前的时间,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争取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取得胜利。
俞敏洪表示,高考是人生重要的奋斗阶段之一,最终的胜利和成果,都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点滴的努力。希望学子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拼搏,去体验全新的大学生活。
“烛光行动”照亮乡村教师前进之路
教育扶贫,老师和学生缺一不可。只有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提高偏远地区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据新东方公益负责人介绍,本次公益行动中的乡村教师线下培训项目源于2008年新东方与民盟中央共同发起的“烛光行动—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通过组织优秀教师前往中西部偏远乡村对当地教师进行培训,来提高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整体教学水平。
目前,已有5000多名新东方教师对全国将近4万名乡村教师进行了培训。谷田指出,选择进行教师培训而非直接支教的原因是支教时间较短、不够持续,且人力资源有限,而培训当地教师则可以使更多学生受益。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公益帮扶行动将从学校、教师及学生三方面,为甘肃省教育欠发达地区提供立体且精准的帮助。支教老师们在深入研究甘肃省教材及考卷之后,将根据当地学生的水平,制定出一套适合本省孩子们的教学方案,满足精准教育需求。此外,对当地老师们来说,不仅能接受线下培训,还能通过双师课堂观摩北京老师的上课方式,在一起备课中提升能力。
本报记者从新东方了解到,受疫情影响,今年教师培训已全部改为线上。10月26日起,新东方为甘肃省英语师资薄弱地区400名英语教师开展总计32课时的线上培训,内容涵盖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备课技巧、课堂管理等方面。此外,今年的教师培训中还会覆盖课堂沟通技巧、学生心理活动把握等。
2021年暑假,“烛光行动”将走进甘肃,继续组织多个学科的优秀教师志愿者与乡村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助力甘肃提升基层教师质量。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