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出现阶段性底部
中大期货研究所 高 辉
自9月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引发全球金融动荡以来,商品期货市场跌势极为惨烈。10月沪铜单月跌幅约37%,国际原油跌幅达30%,可见下跌趋势高潮已经出现,而价格也进入相对偏低的区域。尽管各国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措施欲稳定金融市场,但全球经济今明年步入衰退的预期并没有改变。
国际原油跌势趋缓
原油期货从7月初的纪录高点下跌,调整幅度达到58%。金融危机导致的流动性紧缩可能是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油期货资金流出的特征没有改变,油价暂时还难以止跌。从长远看,石油的战略属性应成为其抗跌的理由。而且全球石油供需偏紧的矛盾并未缓和,全球原油需求今年仍将保持约0.42%的平稳增长态势。我们预计第四季度商品市场跌势难以改变,但价格反弹随时可能发生。国际原油下跌幅度将逐渐趋缓,国际原油在60美元/桶是个重要支撑,这一带应该会止跌,构筑调整形态。实际上本周原油已反弹触及70美元。在原油跌幅更大以及国内消费明显下降的影响下,燃料油跌势似难以改变,因此近期若有反弹高点仍可做空,不宜轻率做多。
基本金属弱势不变
沪铜周一强制减仓之后做多信心遭遇重创,本周弱势略涨。在需求不旺的前提下,供应的稳健增长更凸显了供求矛盾。目前伦铜库存达到21万吨以上,沪铜库存也开始增长至3.1万吨,一旦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继续蔓延,则显性库存将继续增加,这对后市铜走势构成直接而沉重的压力。接近年末,国内冶炼商迫于资金压力,不得不压低现货价格抛售以偿还银行贷款,冶炼商为了减少损失,将强化期货卖出套保,因此,在国外金融市场没有企稳前,国内铜市场仍然保持弱市格局。价格在超跌后会存在一定技术性反弹的机会,但我们倾向于认为,反弹仍然是逢高抛空的时机。
国内方面,中国铝业日前决定部分停产,减少电解铝产能约72万吨/年。明星铝业也将部分停产。近期伦铝自1920美元反弹,但阶段性底部尚未探明。沪铝在13000以上构筑起平台,后期尚需观察。伦锌库存不断增加至17.2万吨,而国内供过于求的局面很难得到改善,1-9月份,国内精炼锌进口量15.9万吨,同比增加52.32%,出口量5.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77.5%。从今年2月份开始,一直是精炼锌的净进口国。投资者做多信心短期还难以恢复。
农产品短期反弹较强
由于新豆产量大增、进口充足、下游油脂价格低迷等因素影响,大豆下跌压力较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08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750万吨,同比增37.52%。今年1-9月中国进口大豆达到2870万吨,同比增32.3%。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农产品本身的需求呈刚性,以及10月国家政府会议强调了扶持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加大了收购保护价的力度,而且目前处于新粮上市阶段,大豆价格本身有季节性上涨可能,使得短期反弹较强。但政策很难扭转商品供需规律,大豆大势看跌。近期尚需观察市场反弹强度。今年国内玉米增产成定局,玉米价格目前呈现抗跌特征,促使玉米与大豆的比价偏高。后市玉米缺乏上涨的基础,最终难免受到周边市场影响下跌。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