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李奇霖:继续复苏

作者:李奇霖 张德礼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30 17:03:58

摘要:总的来看,至少在今年年内,终端需求都不会太差。有了需求,生产自然也会跟上,复苏的趋势还会延续。但现在从业人员指数仍持续低于荣枯线,小型企业PMI能否持续高于荣枯线也还需要观察,各类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的政策,短期都不宜过快退出。

李奇霖:继续复苏

李奇霖 张德礼

9月官方PMI数据很好,无论是从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和综合PMI这三个总指数,还是各个分项指数来看,都是这样。拖累8月制造业PMI的生产指数,9月也再次回升到今年以来的次高点,供需两端都显示经济复苏的趋势延续。

高频的生产指标,比如全国高炉开工率、汽车轮胎半钢胎开工率,在9月后一两周有些转弱。但9月总的生产,相比于8月继续好转,和制造业生产有关的指标都在回升,采购量指数从51.7提高到53.6,原材料库存指数从47.3提高到48.5,生产指数也从53.5提高到54.0。

这也容易理解。第一,统计局领导在解读8月PMI数据时称,部分企业反映受暴雨影响,原材料采购周期拉长、市场订单减少、企业生产有所回落,而洪灾已经过去,对9月生产的拖累没有了;第二,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需,无论是制造业的还是非制造业的,都很强劲,自然也会带动生产。第三,9月是传统的生产旺季。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预计会在8月5.6%的基础上,继续抬升。原因有两点:一是去年是建国70周年,国庆大庆前不少省市限产,使得今年9月的工业生产有低基数;二是去年8月和9月的工作日分别有22天、20天,今年8月和9月的工作日分别为21天、22天,也就是说今年8月和9月,工作日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少1天、多2天,工作日天数的差异会体现在同比数据上。

再来看需求端的数据。内需方面,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从52.0回升到52.8,非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从52.3回升到54.0。外需方面,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从49.1回升到50.8,非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从45.1回升到49.1。四个分项指数都有明显提高,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还是今年首次回到50这一荣枯线上,创下2018年6月以来的新高。

往后看,至少在今年年内,需求还会继续强劲:

一是8月开始,国内服务消费加快恢复。由于不方便出国旅行,国庆期间不少国内热门景点的门票已经售罄,也预示着后续月份的消费不会差;

二是欧美经济恢复的节奏,是消费快于生产,这跟中国刚好相反,9月以来欧美疫情二次复发,会扩大它们的供需缺口,这会继续拉动中国的出口;

三是基建投资,尽管面临财政资金被刚性支出挤占、缺少好的项目来对接专项债等问题,但前期密集发行的专项债,也会对后续月份的基建投资形成支撑。单月同比增速不会很高,但在经历7月和8月的连续下滑后,我们认为会转头向上。

四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是确定的。需求好转能够改善预期,加之前8个月累计同比-8.1%,这样低的增速很难持续。

各个终端需求指标中,地产投资的不确定相对大一点,在融资收紧后市场对它的持续性也很关注。“345”融资规则出台后土地市场迅速降温,但近年新开工面积占施工面积比例在20%-25%,能够产生实物投资进而创造GDP的建安投资关键看存量项目。从领先滞后关系看,竣工周期短期不会结束,建安投资大幅下滑的概率也很小。

9月官方PMI数据,除了供需之外,还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价格指标走弱。4个价格相关的PMI分项指数,除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从58.3上升到58.5之外,其余3个都是下滑的。这主要是因为生产比需求扩张得更快,而原油等国际大宗9月也出现降价,加之当前的工业品实际库存仍处在高位,因此产成品的销售价格走弱。

二是小型企业PMI,时隔3个月再次回到50这一荣枯线上。小型企业PMI受关注,原因是它反映了中国广大小型企业的生存情况,涉及到就业等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工作之一。前期各类纾困政策逐步见效,以及终端需求好转,都带动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规模的企业中,小型企业PMI的波动是最大的,这可能和官方PMI调查样本企业以大中型的央企、国企为主,小型企业样本占比少有关。因此,后续需要关注小型企业PMI好转的持续性,因为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是影响政策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的来看,至少在今年年内,终端需求都不会太差。有了需求,生产自然也会跟上,复苏的趋势还会延续。但现在从业人员指数仍持续低于荣枯线,小型企业PMI能否持续高于荣枯线也还需要观察,各类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的政策,短期都不宜过快退出。

(作者李奇霖为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张德礼为首席宏观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程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