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三盛宏业超400亿元高负债深陷资金危局 部分员工受牵连或遭起诉

作者:李贝贝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1-02 11:34:21

摘要:一场因内部员工理财逾期兑付引发出员工集体讨债的风波,令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三盛宏业”)的痼疾浮出水面。

三盛宏业超400亿元高负债深陷资金危局  部分员工受牵连或遭起诉

李贝贝 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一场因内部员工理财逾期兑付引发出员工集体讨债的风波,令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三盛宏业”)的痼疾浮出水面。

10月21日,因购买的公司定向理财产品没有按照约定时间返还本息,加之发现公司高管转走公司资金兑付自己亲朋理财,多名员工们来到三盛宏业位于上海的总部“集体讨债”,三盛宏业董事长陈建铭泪洒“员工批斗会”现场。

这起事件的背后,是三盛宏业深陷流动性危机、全国项目大面积停滞、资金被监管等多重问题的集中爆发。目前,三盛宏业已进入债务重组程序。

有内部员工指出,除了房企融资不断收紧大环境的影响,三盛宏业任人唯亲,缺乏科学管理思维,是其陷入危机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部分员工因用个人名义为公司进行融资,也面临着被诉讼的风险。

家族企业“摊子铺得太大”

官网显示,三盛宏业于1993年在舟山注册成立,2002年将总部迁址上海,目前已布局华东、广东、东北多地。今年上半年,三盛宏业进入克而瑞“房企销售TOP100”榜单,以94.1亿元位列操盘金额榜第98位。2018年底,三盛宏业上海区域总经理屈国明曾公开表示,围绕集团“三年千亿”的战略目标,2019年公司将“确保600亿销售额,争取800亿销售额”。

但这家看起来颇有发展潜力和进取之心的企业,如今正风雨飘摇、令人唏嘘。近日,因无法按时兑付本息,三盛宏业员工集体到公司总部讨债一事引发行业强烈关注,其背后资金危局也一并暴露于众。

一位内部人士李波(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三盛宏业其实此前多次向员工发行理财产品,从来没有出现过兑付问题。且由于收益率较高、最高甚至达到过28%,颇受内部员工青睐。

对于讨债事件的发生,李波并不感到意外:“这是’最后一根稻草’,其实上半年公司资金就很紧张了。”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今年6月末,三盛宏业总负债417.6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高达138.11亿元,但其货币资金余额仅为12.79亿元。李波称,实际上公司的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没有太大问题”,目前公司在全国拥有30余个项目,不少在售项目分布于上海、舟山、佛山、杭州、宁波等热点城市,且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多达3000余亩。只是今年年初有几个项目迟迟未能拿到预售证,加剧了公司的现金流问题。

导致三盛宏业出现资金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李波觉得在于“三盛宏业可以说是一家家族企业,老板不信任职业经理人”,任人唯亲、缺乏科学管理体系,成为公司健康发展的障碍。李波称,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几乎全部是陈建铭的亲属。例如,担任三盛宏业副董事长的陈亚维为陈建铭胞妹,屈国明为妹夫,三盛宏业股东、公司监事陈立军为陈建铭内弟等。

从外部来看,“老板摊子铺得太大,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官网显示,三盛宏业的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科创及大数据、海洋投资等,拥有三十余家下属公司。其中,中昌数据为A股上市公司,中昌国际控股集团为香港H股上市公司,钰景园林为新三板挂牌公司。不过,由于业务方向和规模限制等原因,两家上市平台没能给三盛宏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例如,中昌数据10月30日发布的2019年三季度报表显示,公司前9个月实现营业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长9.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0.60万元,同比下降70.89%。

而此前,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也指出,三盛宏业涉足地产开发、科创大数据和海洋投资等多个产业。多元化发展进入别的行业,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经验积累不足,风险高;另外一方面,其他行业多面临投资大回款慢,资金占用多的问题,商业项目则面临去化慢,回款周期长的问题。

为纾解资金之困,三盛宏业其实一直在努力融资。但李波坦言,在房地产融资持续收紧的大环境下,小房企融资愈发艰难。而在三盛宏业颇为多元的融资方式中,包括公司债券、信托融资,且不乏P2P、民间借贷,融资成本均偏高。

记者注意到,上交所资料显示,三盛宏业从2016年至今累计发行超80亿元公司债券。官网显示,三盛宏业于2019年7月发行7亿元公司债券,于2019年3月发行21.5亿元公司债券等,上述债券的利率在7%——8.4%;而在信托融资方面,信托理财的收益率普遍也高于8%,远高于房企2018年5.64%的平均融资成本。

此外,公司也与一些大型银行、金融机构签订了授信,额度超过400亿元,但相比巨额债务仍然是杯水车薪。今年9月份,三盛宏业有意以17.5亿元出售位于上海外滩的总部大楼消息传出,但目前并未有明确的接手方。

公司现已进入债务重组阶段

种种努力之下,三盛宏业的资金困境并未得到太多缓解。除了各种亟待还清的借款,另据媒体报道,三盛宏业全国多个项目当前已无法正常动工。公司在广东、上海、浙江、沈阳等地至少有16个项目出现了停工或是未开工等情况,截至8月25日统计的已批未付工程款达到11.66亿。

屋漏偏逢连夜雨。《华夏时报》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看到,自9月27日以来,陈建铭、上海三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闫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的三盛宏业4.154亿元股权、2亿元股权以及1.42亿元股权已遭上海、山东青岛等地的法院冻结,冻结期限至2022年。

与此同时,上述债务和借贷问题也产生了不少纠纷。“天眼查”显示,三盛宏业历年来所涉及的法律诉讼高达71起。开庭公告显示,这些案由多为企业借贷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债券转让合同纠纷等。今年9月24日,三盛宏业因债务违约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纳入为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形”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微信图片_20191101140555.jpg

李贝贝 摄

10月28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外马路978号的三盛宏业大厦。对于记者要求进入公司进行采访相关负责人的要求,前台以“没有提前预约”等理由拒绝放行。对于记者的采访问题,也均以“不知道、不了解”的说法予以回复。

这座员工不时进出的大厦看起来并无异样。李波告诉记者,“员工集体讨债”事件之后,三盛宏业董事长陈建铭每天仍会出现在公司,只是“从表情上看不出来他在想什么”。

但事实上,这里已经暗流涌动。李波透露,今年上半年开始,公司员工已开始陆续离职,目前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在内仅剩约30%的员工。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老板亲戚(主要为高层)、必要的财务、行政人员,剩下的多为“有问题没法走的人”。

至于到底是什么“问题”,李波讳莫如深。但《华夏时报》记者通过一位资方得知,所谓“有问题的人”,是指通过个人名义为三盛宏业进行民间借贷的员工。若三盛宏业无法及时还清借款,这些员工将一同被提起诉讼,可能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目前,三盛宏业已进入债务重组阶段。10月17日,陈建铭签发了《关于成立三盛宏业集团临时监管小组的通知》,成立三盛宏业集团临时监管小组。该小组由上海东兴(东方资产全资子公司)、民生信托、温州银行、京衡律所代表和三盛宏业高管及子公司组成,将全面监管三盛宏业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财务、行政人事及运营管理状况,同时保障金融债权,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和确保债务重组的顺利推进,以期应对化解集团债务危机。

而作为已在公司工作数年的老员工,李波仍对三盛宏业充满希望,“也许这次能够顺利度过危机”。其称,目前已有部分大型房企前来洽谈对三盛宏业旗下项目的收购。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