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环保“红线”不会放松!四中全会定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作者:刘诗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1-01 11:09:28

摘要: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会肯定了上一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并明确接下去生态文明建设也不会放松,还是要继续坚持并强化环境保护。

环保“红线”不会放松!四中全会定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11月1日,全会发布公报,其中在生态文明领域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四中全会公报中提出了13项工作要求,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是其中之一。对于工作要求的目标,提出到2021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49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会肯定了上一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并明确接下去生态文明建设也不会放松,还是要继续坚持并强化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政策体系“新阶段”

公报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制度层面备受重视的重点工作之一。2012年11月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9月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2017年10月,“生态文明”被写入十九大报告,并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李志青表示,同此前政策相比,“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个提法没有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生态文明政策体系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手段将更加多元化。“前一阶段法律、行政工具基本已经完成,接下来可能更多会使用像绿色金融、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的工具。包括垃圾分类,尽管有一些困难,我们还是要坚持。”他表示。

“红线”不会放松

更重要的是,公报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强调,再次回应了外界普遍关注的“环保红线”会不会放松的问题。

10月29日,在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提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复杂的局势下,今年冬季北方的煤改气是否将会暂缓或者是搁置?

事实上,类似的疑问时常存在。每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外界总有声音猜测环保政策会不会重新调整方向。对此,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表示,清洁取暖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改善空气质量最关键的举措,对降低PM2.5浓度的贡献率达1/3以上。不仅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对于老百姓来讲,也可以让他们生活得更加舒适,是一件为民造福的事。“今年我们将坚定不移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继续推进清洁取暖工作,这个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变化。”

“哪怕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环境保护这个红线还是存在的。“李志青认为,公报最主要是对“当前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生态文明保护是不是还要继续做”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应,也就是说,要进一步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的平衡和双丰收。

具体落实当中,公报提出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将具体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主体上。

记者注意到,近期生态环境部为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配套建设了一个平台、配发三个文件,一个平台为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三个文件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信息公开管理规定(试行)》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表示,将组织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落实监管职责,对存在问题的公开曝光并依法严惩,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对有关单位与人员实施“双罚制”,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