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一群人黯然神伤 他们是“非银”债券交易员

作者:肖君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6-21 16:30:21

摘要:“由于个案事件的影响,率先冲击中小银行,有的发不出同业存单,现在基本解决了。继而冲击的是非银机构,债券质押式融资变难,质押回购违约。”对于目前部分券商、基金遇到融资难题,某券商债券交易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称。

一群人黯然神伤 他们是“非银”债券交易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股市暖意洋洋,上证指数站上了3000点,但是券商、基金最近却高兴不起来——他们的债券交易员借钱贵借钱难,从前产品质押拿钱容易,近几天个别机构一年期的资金成本最高至20%!

“由于个案事件的影响,率先冲击中小银行,有的发不出同业存单,现在基本解决了。继而冲击的是非银机构,债券质押式融资变难,质押回购违约。”对于目前部分券商、基金遇到融资难题,某券商债券交易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称。

央行各种政策和货币工具之下,最近资金面已现宽松,银行间拆借利率基本平稳,但是市场对非银机构产生了信任问题,非银交易员们四处跪(求借钱),他们自嘲说“跪到腿抽筋”,运气好的跪平了,运气差的违约了,资金结构性紧张发生。

监管层对此已关注,央行对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进行增信之后,随后又与证监会召集大行和头部券商开会,维护同业业务的稳定,打消机构之间的顾虑。

结构化产品惹的祸?

“这一次首先是结构化产品难以质押融资,导致在质押回购市场违约。”上述债券交易人士说,风险最先表现在这类产品。

何为结构化债券?就是企业发债,自己出钱买少部分并作为劣后级,吸引市场其他机构大资金来买,一般作为平层或者优先级。

还记得去年民企债券违约资金链出现问题吗?当时鼓励银行及非银机构对部分经营正常、资金暂时困难的民营伸出援手,然而一些问题企业混入其中发行结构化产品,目的不是解决一时之困,而是为了圈钱,最终导致了产品出现违约,不能按时兑付,市场对这类产品产生信任危机。最近打破刚兑的个案处理之后,第一波中小银行流动性受到影响,第二波为重仓结构化债券的非银机构流动性受到冲击。

市场将非银流动性问题指向结构化债券产品,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一味回避并不可取,结构化绝非洪水猛兽。当前的市场上,各机构谈结构化色变,对疑似结构化发行的债券以及相关的账户都避而远之,但实际上当前结构化发行在债券市场上形成了独特的力量。结构化发行的积极意义在于保障部分企业的正常融资,有利于信用创造与实体经济,其弊端则在于难以招架流动性紧缩,且由于不易辨认,往往会造成风控“一刀切”,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加剧银行间流动性分层。

一位债券行业人士认为,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到结构化产品上,其实之前闭着眼睛也敢出资金,主要是出于对对手的信任。根本的问题在于杠杆加到一定程度,一些企业经营跟不上,还不上钱了,只是个别因素诱发风险加速浮到水面上来了,迟早都要发生。

每一次流动性紧张,总是中小银行和非银“躺枪”,为什么?在金融圈里,同业资金的传递链条是这样依次发生的:央行—大行—中小银行—非银。企业则从后面三方都能获取资金,民企规模往往不大,通常从中小银行和非银获取资金。现在看明白了,6月金融机构个案影响,中小银行同业存单不好发自顾不暇,下一链的非银就难过了。金融机构之间借钱需要质押品,风险相对较高的结构化债券不被认同,出现了质押融资难,质押利率高企,重仓结构化债券的非银机构流动性出现问题。

据报道,已有机构接到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避免出现质押式回购交易违约,否则可能面临暂停相关业务三年的处罚。为了阻止风险传递,监管要求出现违约或者有违约风险的机构要确保履约。

显然,违约机构自己得想方设法履约,拿自有资金,没有自有资金股东得想办法,总之就是不能违约,市场恐慌心理得到抚平。

打破刚兑必经的痛

非银从事资金的交易员们感觉痛苦,市场提高质押券标准和交易对手标准,从不出钱给结构化账户,到不出钱给重仓结构化产品的机构,对交易员来说头等大事就是“下班前想方设法平上头寸”。

但是市场也有乐观者,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称,市场担心中小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的对手方风险,导致流动性的结构性紧张。但央行多管齐下,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再贴现、信用缓释工具等多种方式缓解中小银行流动性,将合格债券、同业存单纳入抵押品,这也有助于恢复市场对中小银行、合格债券与同业存单的信心。

他认为,未来债市有望继续向好,但变化或在于经过个别银行事件冲击之后,市场更加关注债券的资质,因而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表现或更好。

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这或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经之痛。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在电话会议上说,很多结构化账户过去主流的投资策略是以票息策略为主,买一些评级比较低的信用债,现在由于个案事件传导到投资者对于信用风险的担忧,这些机构被迫出现“砍仓”的现象。过去一段时间可以看到市场上一些评级比较低的城投债、产业债出现比较大幅度的“折价”。

“从这个事件本身来看,它属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今年2月份提出金融供给侧改革之后,政策推进的方向,存单刚兑打破是必经的一环。“覃汉称。

姜超称,近期非银一些结构性账户流动性风险上升,很多金融机构开始重新梳理交易对手,提高质押券要求,导致流动性紧张。监管层已出手防止风险传递,为缓解流动性分层,央行已对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进行增信,此外,对中小银行进行定向流动性支持,如定向降准、SLF、再贴现,再贷款也将成为可选项。

6月18日,央行与证监会召集6家大行和业内部分头部券商开会,鼓励大行扩大向大型券商融资,支持大型券商扩大向中小非银机构融资,以维护同业业务的稳定,安抚市场情绪,打消部分金融机构顾虑。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