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听跟 |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议依法提升无障碍设计与设施高标准高质量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3-13 13:07:20

摘要:吕世明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为一切需要它的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保障民生、完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

学听跟 |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议依法提升无障碍设计与设施高标准高质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两会报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受到关注关心,其中,无障碍环境建设也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重点。

就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针对残疾人的两项补贴、残疾预防和康复、残疾人体育运动、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以及无障碍环境建设均进行了直接的安排和部署,在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等生活服务设施体现无障碍环境的融入。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2.5亿60岁以上老年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万,还有孕妇、儿童、大量伤病人员以及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每时每刻都需要享用无障碍环境带来的安全便利舒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为一切需要它的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保障民生、完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最终落脚点和出发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无疑是题中之义。

无障碍环境建设尚需进一步统筹落实到位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李克强总理在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吕世明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就是最大的人权”的发展思想。

据记者了解,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明确了依法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法律法规为保障,无障碍政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的水平不断提高,村镇无障碍建设得到发展,无障碍人文理念和意识自觉更加深入人心,无障碍创新发展成为小康社会、民生改善的重要内涵。

此后,国家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等都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日益成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

国家制定、修订发布实施一系列无障碍法律规章、相应政策和规范标准。一些法规政策中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条款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相关职能部门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密集出台20多项无障碍相关政策和服务举措。公共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为大众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充分彰显了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人权事业的良好形象。 

“应当看到,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就显著、有目共睹。当然,现在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依法依规高标推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还没有达到基本要求,既有设施的无障碍基本改造与有效管理尚有缺失,新建设施的规划设计标准不尽落实,施工质量与监管验收没有达标等,物质设施、信息获取、公共服务等无障碍环境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失能者及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亟需提标扩面。当务之急是全社会无障碍的法规意识和行为自觉需要进一步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统筹落实、细化到位。”吕世明称。

 在吕世明看来,无障碍环境建设事关所有社会成员的权利和尊严,是大众化的标配,可以为所有人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宜居宜业、宜行宜游的美好生活环境,不仅要谋划好、建设好,更要管理好、监督好,要用人文的价值理念与意识加之科学的严谨态度与方法从源头上、从根本上来做无障碍工作,要在全社会营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氛围,使无障碍的融合共享理念深入人心。依法推进法规顶层设计、完善制定政策标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开展市县村镇创建、推广信息交流无障碍、加大老旧设施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广泛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研究和案例推广宣传以及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等。

建议健全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顶层制度设计和长效工作机制

近年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极大进步,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已初步构建,社会公共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展示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下一步,则需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依法加大提升无障碍设计与设施的高标准高质量。就此,吕世明建议:

一是遵循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健全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政策顶层制度的设计,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高品质,首先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给予高度重视特殊关注,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制定政策细化标准并强化落地实施见声见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以持续保障;再之亟需了解所有人与特殊群体的普遍与特定需求,设身处地地理解感受体验并穷尽吸纳专业性和举手可复制的成功案例与实际建议;最后借鉴国际评审模式,改革无障碍专业评审审查与强制监督并严格验收,将行之有效和成功案例模式充分转化成果并加以复制推广,激发创新提升实际应用的活力,杜绝形同虚设先建后拆,克服失误减少弯路、降低成本不再返工、避免重复制止浪费、节约资源创造价值、统筹谋划全程系统、良性发展造福大众。

二是依据国务院“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要求和“专业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定”的指导意见,亟需建立行业无障碍专业评审审查、认证认可、强制监督和验收处罚机制,形成一套固定化的强制流程。首先,增强意识强化自觉,业主单位在招投标和施工合同签署之际就要对中标的设计单位增加签署无障碍专项设计的配套协议加以严谨的强制和规范;其之,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和权威专家团队对设计单位进行专项培训、专业咨询,充分听取体验者的感受与需求并针对性地邀请参与无障碍特殊需求设计与研发。通过专家评审咨询指导委员会,严格依据设计规范和导则标准,对无障碍专项设计及说明进行统筹多元、系统整体预先评审;最后,依法依据制定一套验收标准,强化过程监督,严格履行验收和处罚流程,从源头上、从根本上提前介入,对无障碍规划设计进行预先评审审查、专项咨询、强化培训,以期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品质的无障碍通用性融合化设计。经过预先评审、过程监督、优质施工、完善验收、提质优化,确保形成点线面一套完整的无障碍规划设计与施工的机制流程。

三是加大创新源头、科技支撑与扶持投入相结合,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研发一批满足急需又实用见效的高标高质的无障碍设计产品和设计模型,创新方法抓典范、研究案例成模式、转化应用接地气、填补空白广覆盖,突破关键点,形成长机制,列入各项重大工程推广应用示范;保证无障碍通用设计、智能产品以及辅助器具等科研课题项目单列立项,针对性量体裁衣设计、系统化个性精准服务,全过程全流程全方位质量提升、品质优化。

四是设立无障碍专项经费,资助无障碍科研科创课题项目,支持编写实用性教材和图示图集指引;对注册建筑师强化全过程、全流程、全系统的无障碍普及与深度培训咨询,强化培训考评机制,使有效培训及成功案例进课堂、进校园、进工地;建立无障碍嘉许表奖机制,对创新实用、优秀典范的无障碍设计项目纳入既有建筑奖项或单独设立奖项,并将无障碍专项设计在建筑物体刻制铭牌加以昭示形成惯例。将以上作为一项约定性、强制性的固化实施流程,从源头根本上保证无障碍政策落地到位、规划设计到位、具体实施到位,设施建设系统完整、高标高质,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再到优和精。

据记者了解,近两年,中国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在北京市、雄安新区、哈尔滨市、深圳市、杭州市、海南省和有关高校等进行了实践尝试,规划先行、源头介入、提早纳入、取得经验。在城市总体规划当中制定配套的专项规划,拾遗补缺,以期形成完整的一个闭合链条。此外,中国残联联手有关部门先后对北京新机场、雄安新区市民中心、世园会等重大工程项目提升优化了无障碍国际一流标准,也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实践成果。

尽管国家制定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和《无障碍设计规范》,但是依法依规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还远未达到基本要求,规范标准又适用的无障碍设施尚有缺失、管理机制和手段缺乏,残疾人在信息获取方面仍存在较大障碍。

“实践验证,依据条例和规范,补充制定‘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系统化规划导则’,再配套以‘行业无障碍专业评审审查、认证认可、强制监督和验收处罚机制流程’是无障碍人文环境与文明社会的有型体现,是彰显城市建设运营管理人文宜居绿色服务的有效手段,体现的是无障碍环境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存。”吕世明表示,针对保障残疾人信息获取,电视新闻和节目应普及添加字幕或手语翻译,并为此要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同时,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既有校园无障碍的改造力度,提高新建校园设施的无障碍标准与数量和质量,尽快制定校园无障碍国家标准。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提升文化影剧院和场馆的无障碍环境。中国残联将积极配合有关部委做好无障碍实施的导则标准、机制流程、融合融入、推广促进等项工作,充分反映群体需求、广泛聚集社会资源、提供成型示范样板、共同推进成果转化、加力实施落实见效。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