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我所认识的林毅夫

作者:兆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8-28 12:46:05

摘要:2008年6月-2012年5月,林毅夫就任世行副行长不久,即爆发全球金融危机。

我所认识的林毅夫

作者与林毅夫(右)

兆丰

近日,中央党校的同学在微信群发了一文《爱国者林毅夫》,作者为经济学家圈,《改革开放40年经济学家圈人物策划》第一期。该文详细介绍了林毅夫其人。我与林毅夫先生2016年在中欧企业家峰会上见过一面。我俩当时都是受邀与会的嘉宾。他也是我很敬重的一位经济学家,对他的过往经历略知一点,知道他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详读此文后,对林先生就有了较为详细、全面的了解了。

我把他的过往经历大致分为三阶段: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世界银行。最后创立《新结构经济学》,成为一派学宗,在国内、国际上的宣传鼓吹者和布道者。

台湾。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出生于台湾宜兰县,其父为其取名林正义,希望他长大后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

林正义自小牢记国父孙中山遗训:“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林正义1971年考入国立台湾大学,就读于农学院农业工程系水利组,主修农业机械。读书期间,他曾是“学生运动的狂热分子和运动领袖”。在台大一年后,他转到了陆军军官学校“投笔从戎”,成为明星般的样板人物,获颁“优秀青年奖章”。1975年,他以第二名的成绩在陆军官校第44期毕业,又进入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就读MBA。1978年,林正义从政大企管所毕业后,自行改名“林正谊”,任金门防卫司令部284师马山连上尉连长。因入伍后对台湾军队体制的腐败和落后不满,逐渐对台湾政府幻想破灭。1978年中美建交,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蒸蒸日上,他希望能在中国大陆这个大舞台施展才能,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策划,于1979年5月16日“用自由泳游了近3小时”,偸渡大陆成功。完成了从一个台湾“热血青年”到“优秀军官”到“叛逃军人”的蜕变。

大陆。经过3个月的审查甄别,林正谊开始了在大陆的正常生活。为了接受教育,他去了延安朝圣,又去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因为他是学水利出身,历经2300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仍在灌溉良田、造福人民,给了他极大的震憾,设计、兴建者李冰,也由此成为他终生佩服的两个人之一。“若是我们有所作为,我们可以改变人民的命运、国家的命运达一千年。” 他申请入读北京大学经济学,并引用曾子名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第二次自己改名为“毅夫”。

1980年北大迎来一位贵宾,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林毅夫因其扎实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英语实力,荣幸地成为舒尔茨的翻译并获得其赏识。经舒尔茨推荐,1982年林毅夫从北大毕业后,怀揣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远渡重洋去到号称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据说20世纪下半叶经济学领域的所有重大进展几乎都与芝加哥学派有关,该校曾经出过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公认是世界经济学的麦加。林毅夫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他学习极为勤奋,是同一届30多个博士生中惟一一个4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此后,林毅夫又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

1987年林毅夫带着30箱资料回国,进入著名的“9号院”国务院农村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工作。这是个带有智库色彩的政府机构,他担任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3年后(1993年),林毅夫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此后,他以3篇标志性的文章,奠定了自己在国际发展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界的地位。《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发表于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孙冶方经济学奖)。

1995年,林毅夫与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等,创办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于2001年10月推动召开了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会,被誉为中国经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08年6月,56岁的林毅夫出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成为世行历史上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也是首位在世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

世行。2008年6月——2012年5月,林毅夫就任世行副行长不久,即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林毅夫面临极大挑战。很多人认为危机时间不会太长,9个月至1年足矣,但林毅夫认为是长期危机。事实证明,直到今天,危机的影响仍时常可见。他提出的对策就是大力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国际与中国国内的实践,于2011年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构想。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核心是,有效市场以政府有为作保障,有为政府以市场有效为依归。中共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的正是“政府有为,市场有效”,要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林毅夫的理论与此有不谋而合之处。林毅夫担任过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参与起草了“十五”计划,这些经历为他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十分有益。他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真正有作为和影响力的经济学家。2012年,世界银行出版社出版了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一书,他也成为新结构经济学的权威与开山鼻祖,著作被以中文、英文、法文、日文、韩文、越文等多国语言出版。

林毅夫自称一生佩服两个人:一个是前面提到的设计、建造都江堰的李冰;另一个是王阳明,“因为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在一个社会思想禁闭的状况下,提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扩充了我们儒家的体系、知行合一的理论。”他的最大抱负是推动中国在2030年成为新的世界经济理论研究中心。

我和林毅夫先生只是在伦敦参会期间短暂相遇,并没有时间深入交流,但他的谦和、严谨、朴实、达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经说过,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知识分子,应该积极地为国家、为社会工作。“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要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他这样求真务实敬业的知识分子。衷心祝愿他早日实现他的宏大抱负。(作者为浙江省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主编商灏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