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的沉思

作者:何楚舞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9-11 18:18:45

摘要:血性的沉思

血性的沉思

文/何楚舞

   《血铸的番号》是“首届全球华语原创文学大展参展作品”,作者长缨曾是一名职业军人。
    作为一名军事小说作者,闲暇时我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军事小说?
    军人是充斥着美好与幻灭的职业,枕戈待旦的战争年代如此,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也是如此。而了解这种复杂心态的莫过军人。
    长缨曾经带过兵,摸爬滚打,是军校的高材生,他对军人心态的拿捏毋庸置疑,他就是在写自己。
    写这篇东西之前,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开始阅读,手不离卷地读毕全文,我似乎找到了需要的答案。
    《血铸的番号》的故事围绕着同一支英雄连队的两代军人展开,他们为神圣的职业自豪、荣耀,也有困扰沉思。翻开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血性这个词。
    南京大屠杀让国人刻骨铭心,数以万计的中国士兵毫无血性地投降为俘,连日本侵略者都感到惊讶不已。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这样记载:几十名日本士兵押解着几百上千的中国士兵走向长江边,自始至终这些俘虏都没有任何反抗举动。日本士兵握枪的手在颤抖,他们很清楚:一旦中国士兵奋起反抗,被丢进江里的是他们,然而壮怀激烈的事终究没有发生,那些中国士兵如同待宰杀的绵羊,连死也不会吼上一声!于是上千人目光呆滞,表情麻木地向前挪移,我们可以说他们在日本人保证不杀他们的谎言中而没有觉醒,可明明当他们自己都已经发现这是在走向死亡的时候,仍然无动于衷!
    与这件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亮剑》中山本大佐站在被重重围困的平安县城城楼上对李云龙讲:“1937年以来,你见过有几个主动投降的日本人?”
    对于南京江畔的中国士兵,怜其不幸,哀其不争之余,把驱逐侵略者的希望寄托在军人身上的那些民众,他们是否也该反思?血性不是一兵一卒的蛮力,应是举国全族的崛起,无论战争还是和平年代,可怕的不是国土的沦丧,而是意志的沦丧,军人意志的沦丧可以挽回,整个民族意志的沦丧又如何挽回?
    但丁的《神曲》里有这样一句话:“如同深水中的重物一样。”《血铸的番号》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淋漓尽致地血性,近乎无情的袒露,把真正军人的铿锵之骨赤裸裸地堆成山、成林,让我们触目惊心。
    毫无疑问,《血铸的番号》不仅仅是一部军事小说,所有忘记初衷与理想的人都应该细细品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