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养老钱”三成选择存银行 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空间大开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0-13 23:19:47

摘要:国庆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北京退休职工罗永福和老伴一笔20万元的5年定期存款到期了,连本带息一共取出24.75万元,这是老两口辛苦一辈子攒下的养老钱。取出后,他们分文未动,又往里存了2500元凑足25万元后,继续存了3年的定期,以备养老之用。

“养老钱”三成选择存银行 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空间大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国庆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北京退休职工罗永福和老伴一笔20万元的5年定期存款到期了,连本带息一共取出24.75万元,这是老两口辛苦一辈子攒下的养老钱。取出后,他们分文未动,又往里存了2500元凑足25万元后,继续存了3年的定期,以备养老之用。

“虽然利率越来越低了,但别的理财方法我们也不懂,银行定期存款是我们唯一的选择。”10月11日,年近古稀的罗永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跟罗永福一样,不少老年人的养老投资方式依然是银行存款。据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对外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银行储蓄或理财依然是不少人养老投资的首选,占到30.2%;其次是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占20.5%;购买股票或者基金以及购买房产的分别占13.2%和10%。

而近些年,各大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是工资增长后如何进行规划理财以保证“老有所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传统储备方式是首选

我国自步入老龄社会以来,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利用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媒介作用提高老年收入保障,已逐渐成为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同时,随着老龄人口的日益增长,加上我国长期计划生育以及近期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形成的独特的“四二二”家庭结构,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养老资产储备的意识,使得提前进行养老资产配置成为可能。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超过六成(61.8%)的居民认为应该在40岁以前就开始以购买养老保险或进行其他投资储蓄等方式进行养老储备,其中,26.4%的居民更是认为应该在30岁以前就开始做好养老储备。这表明,我国居民对于养老储备的意识相对较高,大多数居民都认为应该从较早的年龄就开始进行养老储备,而不是要等到临近退休时才开始。

就此,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郎立研表示:“我真没有想到现代人的养老储备意识这么早,这绝对超过我的想象,至少我在35岁的时候没有想过养老,这是值得欢喜和肯定的。”

“一方面,这或许是由于大多数居民认识到,需要依靠自身的储备才能获得较高质量的老年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养老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人们都希望通过其他方式来累积更多的养老资源。”10月12日,参与了《报告》相关工作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已有95.5%的调查对象都已经开始进行养老储备,同时,大部分的调查对象愿意将收入20%以内的额度用于养老投资,不到四成(38.7%)的调查对象愿意拿出收入的20%以上用来养老投资。

   那么,投什么呢?随着金融创新的逐步推进,市场上的养老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养老投资青睐哪方面的产品?

甘犁表示,调查结果说明,银行储蓄或理财依然是不少人养老投资的首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被调查对象开始选择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股票或者基金等产品进行养老理财。

可以看出,老百姓在养老方面还是比较理性的,并非一味地追求高收益。甘犁则认为,影响老百姓选择养老金融产品、养老储蓄的决策因素主要还是安全稳健、保值增值和便捷。

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投资需求

传统的银行存款、理财等投资方式虽是首选,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当今老年人的投资需求,与老人进行匹配的金融机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大多数养老金融的投资者是把安全性放在了第一位,但是还有一部分老年人认为安全性和收益性应是并存的,机构之间要加强在产品研发方面的广泛交流,结合我国居民的投资偏好,综合各类产品的优势构建成品种丰富的产品体系,特别是要加强生命周期管理的产品的探索和研发,根据投资管理人的不同年龄与之匹配相关的投资产品。”甘犁表示,目前,我国大部分银行对服务对象的分类依据依然是金融额度的大小,针对年龄分类的服务几乎没有,而老年群体恰恰是面对面服务需求最高的一个群体。

投资是要有双向交流的,有针对的服务不光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投资风险,同样可以向老年人输送安全优质的投资项目,从而提升个人养老储备资金的管理效能,提升收益的投资价值与回报。同时,个人的养老储备不仅仅涉及简单的投资增值,作为第三支柱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投资有利于加快第三支柱的发展。

有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个人持有可投资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165万亿,巨大的个人财富市场有利于推进个人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和政策领域的研究,同时为第三支柱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和资金基础,甚至有专家预测,由于第三支柱的群众基础非常好,第三支柱下一步的发展过程将远远超过第二支柱的发展。

因此,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冯丽英建议,养老金特别是第三支柱的养老金是老百姓退休以后的养命钱,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是养老投资的必然需求,安全稳健保值增值是养老投资的一个重要需求,因此,在现有的股票、债券、证券基金、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信托计划、保债计划、养老金产品等基础上开发新的产业基金、基础设施股权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等等产品,真正形成一个大的产品集合提供给大社会,就此,各类机构要加强大类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合作,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从而确保个人养老保障账户的投资收益率和安全性。

据记者了解,作为国务院获批的首家养老金管理公司试点,建信养老金公司已经在建立相关的投资平台,把银行所有的固收类的资产、银行的存款及和机构之间的合作,未来的在非标资产、养老产业方面也开展积极的探索,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

显然,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多渠道提高老年群体收入水平,更好地保障晚年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合理区分政府、单位和个人的养老责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