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文化金融50人论坛(2017)秋季峰会召开 专家纵论金融改革背景下文化金融发展趋势

作者:米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9-20 14:30:17

摘要:本次会议的主题是“2017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态势与文化金融蓝皮书2018开题研讨”,会议了邀请数十位专家学者对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

文化金融50人论坛(2017)秋季峰会召开 专家纵论金融改革背景下文化金融发展趋势

微信图片_20170920142229.jpg微信图片_20170920142316.jpg微信图片_20170920142608.jpg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米方 北京报道

2017年,文化金融发展的总体环境有很大变化,在新的环境下,2017年的文化金融发展呈现了怎样的态势? 2017年9月20日,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2017)秋季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2017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态势与文化金融蓝皮书2018开题研讨”,会议了邀请数十位专家学者对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全国各地金融、文化产业相关人士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民,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理事长、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明,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新元智库董事长刘德良,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艾小缤等做了主题致辞。

王立民在致辞中说,中央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未来金融改革提出了方向,对文化金融发展是重要的依据。安全和监管的加强,不是对文化金融收紧了,而是能够更加促进在体系性建设上进行创新,在功能多元化方面进行创新。王永利指出,应适应新的变化,把握方向,推动文化金融更好发展。他说,文化金融不仅是规模增长问题,文化金融应着力改革和完善机制,顺势而为方能取得发展机遇。在文化金融基础设施方面,我们解读和研究政策的很多,但还需要关注基础性法律研究,同时文化金融还应更多关注无形资产评估和会计制度、文化企业征信等方面。

张晓明认为,由于数字化内容的增长,出现了一系列“热核反应”般的产业升级和政策创新运动,新金融将会在创意经济领域率先发展。打造新一代文化资源数字化基础设施,服务于“双创”型“创意者经济”的到来,支撑新一代文化生产和消费体系,需要新一轮大规模资本投入,更需要新一轮金融创新。刘德良就2017年上半年的股权类文化金融发展做了总结,从2017年上半年我国文娱各行业股权投融资案例数量占比分布看,互联网信息与服务业、影视制作发行、互联网内容制作三个领域最受关注。魏鹏举在致辞中结合“文化产业专项债券”分析了2017年文化金融债券市场,艾小缤结合企业实践分享了大数据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的成功经验。

文化金融蓝皮书《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8)》开题研讨在今天的会议上举行。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柴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社科文献出版社经管分社社长恽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昀,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鑫,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琦,南京金电文创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泽铭,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创始人范勇,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博士后陈能军等参加了研讨 ,各位专家对文化金融蓝皮书2018版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文化金融蓝皮书主编、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在主持中说,文化金融研究对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具有重大意义,文化金融蓝皮书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已经成为文化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阵地,将每年出版年度报告。他提出,在2017年的文化金融发展中,研究团队应关注的重点应有四个方面:一是金融政策环境变化对文化金融的影响;二是文化产业的多层次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三是文化金融工具创新问题;四是特定产业的金融服务与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版权产业、文化旅游和文化科技三个领域的文化金融问题。

本次会议由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主办,南京金电文创信用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新元文智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是本次会议的学术支持单位。据悉,《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8)》是继《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7)》之后的第二部蓝皮书,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联合组织编写,本次会议后将正式启动编写工作,计划于2018年4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