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共享单车开始洗牌 “每辆成本六七百”压垮二线梯队

作者:卢晓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9-15 19:42:59

摘要:在向四五六线城市逐步撤退的过程中,橙黄之外共享单车企业的生存空间已经日益逼仄。而随着共享单车在越来越多城市叫停,行业大洗牌时代正在来临。

共享单车开始洗牌   “每辆成本六七百”压垮二线梯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寒意正在侵蚀共享单车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领域。9月13日,此前曾推出小金车的酷骑单车其沈阳分公司已经人去楼空,酷骑APP目前也已在苹果应用商店下线。而酷骑单车的退押金困难已经从8月开始蔓延至今。

酷骑单车仅是诸多中小共享单车企业艰难生存的缩影。在向四五六线城市逐步撤退的过程中,橙黄之外共享单车企业的生存空间已经日益逼仄。而随着共享单车在越来越多城市叫停,行业大洗牌时代正在来临。

押金难退背后

押金监管是共享单车自诞生之日起便被不断提及的话题。但当初的担忧如今有可能变为现实。酷骑单车在各地已经连续被曝出多起退押金困难,申请押金退款半个月还未到账的案例。

技术是各家共享单车企业退款难的统一口径。酷骑官微曾在8月30日发布声明称,新CTO即将上岗,9月份技术系统将很快稳定完善。但此前几乎每日更新的酷骑官微在8月30日后再无更新。

一位二线共享单车企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技术原因只是借口,“难道要告诉大家是因为没钱么?”

看起来共享单车没有缺钱退不出押金的理由。

以酷骑为例,据酷骑方面介绍,其注册用户已达1000万,而投放量则为100万辆。酷骑每辆车的押金为298元,酷骑的押金规模上限在29.8亿元左右。这笔钱的安全性也被酷骑保证,它曾表示与民生银行就押金监管问题达成战略合作。

但事实却与宣传有所出入。民生银行此前已经否认与酷骑签署任何资金保管、监管协议,并表示该公司的保证金存款也未在民生银行存放。而同样被曝出退款难问题的小鸣单车在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开设的结算账户也被指为一般存款账户,银行无需履行三方监管义务。

酷骑更引人关注的问题,在于其和P2P平台诚信贷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酷骑单车CEO高唯伟同时还是P2P贷款公司诚信贷的创始人和CEO。两家公司同在通州万达广场30层,办公室面对面。有消息称,酷骑单车的“财务技术人员都在对面办公”。诚信贷官网对其的定位是小额借贷中介平台,其官网显示的诸多借款项目中年息收益最高可达20%。

值得注意的是,共享单车与互联网金融的联系似乎天生紧密。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小Q单车与P2P平台钱宝网同属一家,而已经倒闭的悟空单车,其创始人的前一个创业项目是现金贷。

酷骑目前已在郑州、西安、天津多地被当地执法部门约谈。9月14日,《华夏时报》记者多次拨打酷骑单车的客服电话未通。而截至发稿,记者发给酷骑的采访邮件还未收到回复。

资金压力下生存艰难

退押金难显示出共享单车企业遭遇的资金压力。而共享单车公司跑路的现象此前已有发生。今年8月,位于南京的町町单车被曝“人去楼空”,剩下大量用户押金未退。町町单车此前长期被投诉押金难退。

共享单车前期投放的高昂成本让中小单车企业倍感压力。

上述共享单车企业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大部分共享单车企业投放一辆单车的成本大概要花费六七百元,其中车的成本达到90%。据记者了解,一辆车从产地运到投放地,干线物流要花费20块钱左右,落地配又在10块钱左右。而一辆车72小时不动,又需要花钱进行再次投放。“你不能说是亏损,这都是前期的必要投入。”

此外,车辆投放越大运营成本相应则越高。共享单车要按照一定投放数量配备运营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的薪酬被计算在成本内。“摩拜和ofo也要通过大量的调度和运营,始终保持核心区域的车辆供应。”该人士说。

但摩拜和ofo的车海战术,让五颜六色的小车被逐步湮没在橙黄当中。《华夏时报》记者此前从摩拜和ofo方面获悉,这两家企业在2017年的规划产能就可能在2000万辆左右。而互相“打架”的行业数据也都说明了同一个数字,即摩拜和ofo在共享单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0%。

有观点认为,对投放量小的共享单车企业来说,用户看不到车会导致用户卸载APP、申请退还押金的恶性循环,对现金流造成压力。用户量减少也会对企业今后的融资造成困难。

上述共享单车企业人士也对《华夏时报》记者感叹,摩拜和ofo一来是成立的早,团队打磨的好,更重要的是有资金一直支持。头部厂商聚集了大量的资本。今年6月,摩拜单车宣布完成超过6亿美元的E轮融资,而ofo则在7月宣布其E轮融资超过7亿美元。

而相比摩拜和ofo高频率、大额度的融资,资本似乎对橙黄之外的共享单车失去兴趣。目前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企业还都没有走到C轮融资,额度也并不算大。

“大家都心知肚明,不会再多投了,要投肯定是第一梯队。”曾有投资界人士对记者如此说。

参与了摩拜E轮融资的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摩拜的增长已经超过当初投资的预算。“共享单车的规模效应、谈判能力等都很重要,不投头部企业会很危险。”黄佩华称。

行业洗牌下的泡沫论

摩拜和ofo的铺天盖地,让五颜六色的小车们选择向下走,到更远的三四五六线城市去获得一丝喘息。

“但又能去哪儿呢?”上述共享单车企业人士反问。他表示,不在一线城市和第一梯队做竞争,但摩拜和ofo也会去二三四五线城市,“你去的地方它也能去,不管在哪儿摩拜和ofo肯定不会让你做的比它好。”

共享单车行业观察人士侯长海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小共享单车企业往下走,并不是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而是在一二线城市打不过,降维去拓展生存空间。

共享单车也在向外走。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ofo和摩拜已经进入新加坡、英国等海外市场,但由于监管政策等限制原因,并不能像国内一样大规模投放。

而共享单车在北上广深等12个城市的新增车辆投放日前被叫停,更是带来行业洗牌的信号。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公告称,暂停在本市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车。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共享单车业内人士都认为,叫停新增投放对共享单车行业并不造成打击,这些城市的单车投放已经饱和。

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已经遍布大街小巷。交通运输数据部此前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7月份,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将近70家,共享单车累计投放数量超过1600万辆。

运维短板也随之暴露。以上海为例,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共享单车分会此前要求的比例是,企业每投放200辆共享单车要配备1名维保人员。而ofo此前曾透露其在北京的运维团队有两千人规模。

而叫停新增投放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则是,共享单车野蛮生长、靠规模取胜的阶段已经过去。在无法快速获得大量新用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企业的现金流以及找到盈利模式,成为悬在每个中小共享单车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摩拜和ofo已经联手诸多企业在品牌推广、线上促销等方面进行尝试。但上述共享单车企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种模式并不适合用户少流量小的中小共享单车企业。

他认为,大家都没有找到赚钱的模式,找到赚钱的模式就没人会倒掉。他认为,共享单车产业肯定存在,但下一步将进入市场整合期。“不一定是收购,也可能是经营不善倒掉。”他说。

“共享单车是一个泡沫,至少不适合所有的创业公司都去做。有一些不需要参与进来的公司只能做牺牲品。”上述共享单车企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大家日子都比较艰难。

黄佩华认为,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了一个洗牌阶段。“摩拜和ofo很明显是排在前面,包括政府资源、资本等所有的资源都在往这两家倾斜。”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