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货币政策理应为现实服务

作者:商灏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14 20:18:57

摘要:货币政策理应为现实服务


 

本报评论员 商 灏

   近来A股市场的剧烈变化让人们看到,其实央行对于应否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心中应该早已颇为清晰。而投资者心里对于央行未来回收货币流动性后带来的市场震荡也应有越来越多的警惕。
    但为何央行苦心孤诣一再讳言“货币政策动态微调”?“动态微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是否有过“静态微调”?其实7月份信贷规模的收缩已经说明了一切,没有人相信下半年信贷规模还会继续泛滥。而央行尽快明确货币政策微调的路径和步骤,消除不确定性,形成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共识,才是正确的做法。   
    人们已经看到资产价格失控的可能性。史无前例的货币扩张,太多的流动性和太低的资金成本,已将资产价格迅速地推高到再次与实体经济不相称的高度。但是面对众多的不确定性,如何将货币环境正常化,央行理应尽快拿出成熟有效的方案。
    而何时从货币宽松政策退出所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已经导致财政政策付出了代价。中国的公共财政正处于危险的境地。由于企业利润下降和旨在促进经济复苏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出,国家和省级财政收入的降幅超过了预期。与此同时,刺激项目的投资、社会支出的增加和对出口商的退税意味着开支正在超出预期。为了弥补赤字,财政部已转向了债券市场,希望筹集所需资金,填上公共财政的窟窿。自7月初以来财政部的三次债券拍卖均告失败,被认为是源于中国利率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央行表示要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看不清楚未来利率的走向。
    财政刺激举措和加大货币供应量两种手段密切协调举措,为应对经济危机做出了快速有效的反应。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无力收紧不断上升的支出和日益下滑的税收收入之间的缺口,是否将不得不逐渐转向从刺激政策中退出?是否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一致也将难以维持?
    随着央行继续引导银行间利率上行,财政部债券拍卖连续失败,人们看到的是决策者更注重继续开放流动性水闸,而不是填补公共财政的缺口。
    危险究竟是否存在?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最近在向本报提供的一篇分析文章中说,如果在中央主导的4万亿项目在今年9月份前全部开工之后,地方政府又大上新的项目,中央决策和监管部门在项目审批、贷款和土地使用上又不加限制,则货币增长就可能失控。如果新开工项目涉及的金额在今后三个季度继续保持在今年二季度的水平,则明年底的贷款增长很可能还保持25%。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连续20个月贷款增速超过25%的情形,明年年底的通胀就可能达两位数。
    所以,马骏建议,在政策层面上,即使公开调子暂时不变,也应该尽早对新项目的审批开始采取审慎的态度。同时,应该加强对银行的窗口指导和风险指标的约束,防止银行过度追求贷款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张,制约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另外,明年应该考虑削减中央赤字,适当减少资本性支出,并降低为地方政府发债的规模。
    毫无疑问,作为稳定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应当紧随经济环境而改变,并警惕被低通胀和经济增长率所蒙蔽,警惕资产价格泡沫最终破灭,政府挽救经济的政策空间所剩无几的风险。
    但预期的通胀转变成现实的通胀还有多久?以目前流动性泛滥的景象和目前热钱走向看,下半年股市楼市或将更疯狂。而当失控将临,货币主管部门必当转向。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官方已宣布外汇储备在第二季度增加了1780亿美元,这显然证明热钱再次涌入中国。大多数热钱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这有可能令决策者防范通胀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化。政府担心若热钱的狂潮倒退,楼市股市的热浪将会遭受骤然冷却。但面对这种形势还能有什么简单的解决办法?
    控制信贷投放只是第一步。这一步如果未能实现目标,那么,是否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将包括提高银行准备金要求?就目前而言,采取更为传统的收紧货币政策的举措,可能需要不惧巨大风险的胆识。尽管对于中期前景的判断各方看法仍存分歧,但在坚持今年保八的目标下,担心不良贷款增多、流动资金泛滥和通胀压力增强已显得没有意义。说穿了,最新经济数据虽然令人乐观,国内经济复苏的稳定性仍不确定,没有人愿意承担损害经济稳定的责任。
    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政策不能只看到产能过剩,而无视巨大的虚拟经济的泡沫;也不能只看到虚拟经济泡沫,而疏忽迫在眉睫的产能过剩、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实体经济与虚拟市场反映都是政策的约束条件,任何政策不可能特立独行。当然,我们可能也不必杞人忧天地担心政策被误导。尽管央行官员一再声明货币政策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但政策的微调是实体经济改变的结果,大势所趋中,央行绝对不愿成为恶性通胀的渊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