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中国为什么要保护耕地?

作者:党国英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31 19:54:29

摘要:中国为什么要保护耕地?

 

党国英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近些日子到一个地方做调研,看到一些情况,又不免想起保护耕地这件事情。所到地方属于华北平原,今年夏季粮食喜获丰收。这里上百万亩的小麦亩产在1000斤左右,如果不出大的灾害,今年亩产粮食1吨是有保障的。在一些地块,小麦亩产超过1400斤,这是让人高兴的事情。
    按官方数字,我们现在有耕地18.257亿亩,如果其中三分之一达到亩产1吨,再有三分之一达到半吨,一共可产出9亿吨粮食,其余耕地可生产其他农产品,那我们的粮食自己根本用不完,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输出国。这样说来,我们的耕地似乎非常充足,难道还要保护耕地么?也许有人不赞成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正是感到国家粮食安全似乎不是一个“真问题”。但我的看法完全不同。我越是看到我国很高的亩产量,就越是感到保护耕地的必要性。
    的确,按现有的资源情况,如果不考虑环境代价,我国的粮食安全好像不会有什么问题。1949年,我国人口5.4亿,人均粮食产量209公斤;到1986年,人口超过10亿,人均粮食却超过370公斤,食物消费热量达到2650千卡/人日,超过了国际标准。去年人均粮食占有人均400公斤左右,总量略超过了国内的需求。以往曾经发生过几次粮食供应相对短缺、市场粮价显著上升的情形,但原因都不是耕地数量出了问题,而是粮价下跌影响了农民投入,很多土地被撂荒了。
    今后仅仅依靠常规农业技术的普及,我国粮食还有增产潜力。良种技术提升、秸秆还田、田地林网建设、山区水土保持等一般技术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粮食增产潜力也可以从以往趋势中确定。1978至2006年,我国粮食年增长率1.76%,而人口增长1.12%。预计,2033年,我国人口峰值15亿,年均增速约0.5%,这要求粮食达到6亿吨,以满足国内需要。从现在开始,平均每年增长0.7%就可达到目标。2033年以后,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2050年估计14.37亿,年均下降0.25%。粮食生产可以基本停止增长。
    既然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从技术要素看还比较乐观,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耕地?我以为有三个“硬道理”。
    第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会发生结构性下降,一部分山区耕地会逐步退出耕作,因而存在很大的粮食减产因素。据我调查了解,山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目前是平原地区的一半,以后还会降低。我们将越来越依赖平原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所以,保护平原地区优质耕地非常重要。
    第二,中国不缺建设用地,没有必要滥占耕地。根据其他研究者提供的资料,我国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土地的占用量是日本的8倍左右,土地低效益使用问题非常突出。我国城市的人口密度也很低,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不到3000人。而上海市的核心区在1949年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6万人。一些省份几乎每个县都有省级开发区。北京市就有几十个高尔夫球场。就连天津、上海和广东这样的地方,也不能说缺少建设用地,问题只是已有的建设用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全国农村的非农占地问题也很突出,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适当合并(山东德州已经开始了),节约1亿亩地不成问题。这个数量足够我们今后几十年搞建设使用。有这么多的土地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我们为什么还要滥占耕地呢?
    第三,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耕地不嫌多,只嫌少。使用化肥、农药,依靠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虽然可以大大提高亩产量,但却极大地付出了环境代价。据专业人士考察,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的现象屡屡发生,从北向南涉及辽宁、河北、山东、广西、海南等多个省份。其中,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发展尤为迅速,仅2003年海水入侵面积就达2457平方公里,比20世纪80年代末增加了937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增加62平方公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达40吨/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加之施肥结构不合理,导致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如果我们的耕地多,就可以少用化肥农药,可以少灌溉,可以“广种薄收”,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比较优势,降低中国人的吃饭成本。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支持国家的耕地保护大政方针,但也不是说这项政策在实施中不能有任何灵活性。我曾经参观过一个海岛,这个岛既不能发展农业,也不适合发展林业,基层政府要发展旅游业,但却因土地“红线”而得不到用地批复文件。我国有不少浅山区,可以适当发展住宅产业。只要规划合理,山区发展住宅产业可以提高我国的山区植被覆盖率,还可以节约平原地区的优质耕地,更有拉动内需的强大功效。我希望通过保护耕地战略的适当调整,使这项极端重要的基本国策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