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万能险销售最后的“盛宴”? 项俊波警告险企勿冲规模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2-16 20:44:17

摘要:正是各保险公司拼2017年保险业开门红的时节,市场上却隐隐含着不安的气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正是各保险公司拼2017年保险业开门红的时节,市场上却隐隐含着不安的气息。

“今年已经推出或上报的中短存续期年金保险等产品还可以在明年4月份之前销售,也就是说中短期万能型保险产品的销售大限就是明年一季度。现在各家保险公司都下调了万能险结算利率,能否迎来开门红,还是未知数。可以肯定的是,这将是万能险最后的盛宴,这个市场已经没有什么投资领域可以提供给万能险超过5%的利润率了。”12月13日,上海一家合资寿险公司营销总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近20家人身险公司2017年开门红产品资料发现,各家公司对趸缴的中短期产品或者没有下发额度或者对额度无限制,几乎每家公司在开门红期间,中短期产品的额度占全年额度的比重都达到八成以上,甚至有些公司准备用掉全年的中短期业务全部额度。

这是一个什么信号?

严厉的警告

当前海人寿、恒大人寿因激进的投资行为遭到保监会连番监管且注定缺席2017年开门红,国内其他大中型寿险公司是什么模样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万能险每年都是保费增长的利器,预计2017年也不例外。从2014年开始,保监会对于人身险公司的保费计算口径分两类,一类是原始保费,一类是新增投资账户保费,如今后者与前者相比,已经超过了1倍都不止。新增投资账户的保费反映到市场上就是中短期的万能险产品,在监管层开始对险资举牌行为进行严厉监管的时候,万能险产品的销售必然会受到冲击。”12月14日,海通证券一位保险业分析师指出。

事实上,就在此前一天,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举行的专题会议上称,在过渡期内,一些公司对政策“充耳不闻、阳奉阴违、坐视不理、我行我素”,中短存续期产品比例不降反升,并警告,如果一些险企继续无视监管良苦用心,钻制度空子,企图利用时间差来继续冲规模的话,保监会将严惩不贷,甚至将吊销该企业牌照。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项俊波这番严厉的警告无异于给今年的开门红按下“红灯”,中短期的万能险再继续冲规模将给市场带来灾难性后果,有些以此“起家”的寿险公司可能会遭受打击,并进而引发连锁风险。

本报记者也了解到,关于中短存续期产品每年的销售额度,保监会今年3月份下发的《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就规定,自2016年起,每家保险公司每年额度为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对已经超出额度的,给予5年过渡期调整,过渡期内不能超过基准额;基准额与限额和2015年中短期产品超出限额的部分挂钩,并每年递减。同时保监会新规也规定,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产品保费,2016年到2018年,要逐年控制在总体限额的90%、70%、50%以内。

根据最新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显示,国内多家险企1年期到3年期的万能险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降至3%左右,比年中时已经降低了两个百分点。

“结算利率的降低使得人身险公司需要同步降低保费增速来控制风险,但是市场上有些保险公司并不听话,希望通过大规模的举牌来博取高风险的收益,同时放大杠杆。监管层已经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一旦失控必将引起轩然大波,所以必须通过雷霆手段以制止。”12月15日,上海一家大型寿险公司总精算师指出。

异样的开门红

在还没有大规模启动2017年开门红的时候,据记者了解,已经有保险公司推出新品,理财型产品仍然打头阵。其中平安人寿在“双12”当天,7分钟保费收入即突破160亿元,太平人寿在11月23日的秒杀活动中,90亿元的限额也被打破。

本报记者查阅各家大中型寿险公司今年的开门红主打产品时发现“异样”:中国人寿推行的开门红产品仍然主打“年金保险”+“万能险”;平安人寿推出的开门红产品也为理财型产品,同样采取主险+“万能险”的战略。

“我们推出的开门红产品为一款集现金分红与附加万能险账户双重增值功能的产品。第一季度的布局基本是年金险+健康险,各分公司会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产品。”12月16日,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记者通过比较发现,为应对已经变化了的市场以及维持适当的保费增速,各家保险公司也对明年的开门红花了很多“心思”。中国人寿推出的万能险产品在投保生效后10日,可立即返还首年期缴保费的20%,相当于首年保费打八折,而去年同期该寿险公司返还保费的比率仅为12%;平安人寿的产品同样打出了“返还快”的招牌,由常见的“3年后给付”提前到“第一年给付”,投保人在投保第一年收回的不仅有保额返还,还有按照保费30%的“保费返还”;新华保险的开门红产品虽然取消了即交即返的策略,但是此前连推3年的另一款开门红产品则维持了即交即返的战略,从犹豫期结束后的次日及之后每年可领取基本保额的20%。

“没有办法,不这样做就很难实现开门红,不给消费者首年大比例返现,恐怕万能险的销售一下子会陷入冰冻期。但是保险公司也有自身的苦恼,在响应监管号召和销售产品过程中,必须得寻找到平衡点,既不能一下子让市场急剧缩减,也要兼顾规模效应效应。”对于已经在布局的开门红销售策略,国内另外一家大型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受访时也坦言。

而在前述海通证券分析师看来,现在险企采用的附加万能险的“以附促主"的销售模式正开始成为主流,预计更多的保险公司将在主险基础上附加结算利率较高的附加万能险(非高现价)来提升产品吸引力。这种模式对于主险销售的促进作用明显,且风险可控,另外,保障型期缴万能险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2024上市公司ESG优秀案例征集及实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