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力争跨境资金净流入 央行启动新一轮自贸区金改“八大新政”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1-23 14:57:39

摘要:上海自贸区启动新一轮金融改革。《华夏时报》记者获悉,11月23日,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上海自贸区启动新一轮金融改革。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11月23日,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记者从这份《通知》中了解到,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将围绕八大方面展开,

一是为“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跨境金融服务。将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主体资格拓展到全市科技创新领域,对接科技创新各个不同阶段需求,向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等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有利于通过国际市场分散科技创新的投资风险;二是为科创企业引进海外人才提供自由贸易账户服务。启动自由贸易账户的个人服务功能,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提升服务全球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为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国际雇员等提供海外亲属赡养、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投资理财、股权激励等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务,使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为上海的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提升服务全球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本外币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为区内跨境电商提供基于自由贸易账户的跨境金融服务,支持非银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商开展的货物贸易及部分服务贸易提供自由贸易账户相关服务。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都可以依托自由贸易账户为跨境电商提供本外币一体化服务;四是为“中国制造2025”企业推出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明确中外资跨国企业集团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搭建全功能型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为企业提供自有资金的归集、流动性调配、短期财务性投资以及集中收付等全方位服务,满足跨国公司在岸管理全球人民币资金的需求;五是为“中国制造2025”企业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涉外经济活动方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跨境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便利化的跨境汇兑安排,满足企业走出去后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降低资金管理风险,提高投资回收的安全性,带动我国金融服务向境外输出;六是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国际贸易融资和再融资业务。明确金融机构可依托自由贸易账户为企业提供本外币贸易融资和再融资服务,支持人民币更多地导入国际贸易领域,满足金融机构贸易融资中货币错配的风险管理需求;七是支持自贸区开展跨境股权投资业务。明确区内设立的股权投资项目公司和股权投资基金可以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向区内及境外募集资金,用于进行跨境股权投资,满足实体经济做大资本和扩大跨境投资的需求,推动上海自贸区跨境股权投资业务的健康发展;八是构建全方位风险防控机制。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在开展创新业务时,要加强同业自律,反对不正当竞争;要切实加强“三反”审查,防范相关风险;在宏观层面,人民银行将完善“金融审慎例外”方面的制度建设,防止跨境资金异常流动,构建金融安全网。在目前形势下,风险防范要实现两个目标:在微观上,防止发生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异常金融活动;在宏观上,继续做到自由贸易账户下的跨境流入资金和流出资金之间的平衡,并力争扩大跨境资金净流入。

在新闻发布会上,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表示,在过去三年,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推进了一系列以简政放权、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率先建立了宏观审慎的本外币境外融资制度,摸索出了“分类别、有管理”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模式;通过建立利率市场自律组织,全面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建立面向国际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摸索出了“黄金国际板”和“沪港通”两种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加快人民币资产市场的开放,摸索出人民币国际化这一国家战略通过上海实施的有效模式;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这些“放”的改革极大便利了实体经济的各项经济活动,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三年来,上海自贸区的风险管理能力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发生一单重大风险事件。

“上海自贸区推进的金融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其核心是为了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精准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本次出台的《通知》,就是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又一重要举措。”张新指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