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货币主义学说破产“金融社会主义”主导救灾

作者:贺江兵 宁国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11 00:41:00

摘要:货币主义学说破产“金融社会主义”主导救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贺江兵 宁国强 北京报道

    全球大救市,但是,有两个人不以为然,一个是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另一个是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日前,一家美国报纸称,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批评乔治·布什对美国私人金融公司进行预算支持的决定。这家报纸援引查韦斯的话说:“布什同志开始走向社会主义。”
    梅德韦杰夫说布什的救市如同实行金融社会主义。美国、欧洲等国家将金融公司国有化和强力干预市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被彻底放弃,“金融社会主义”全球流行。
    本周,从美国到欧洲,从莫斯科到澳大利亚,这个星球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的各个主要央行,都在忙于一件事——救市,“救经济、救股市”,成为全球各主要政府目前最火辣的话题。
    于是,一时间,有舆论认为,弗里德曼走了,凯恩斯回来了,全球很多焦头烂额的重要银行都在忙着“国有化进程”。
    而自从9月18日以来,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之内,以许小年、吴晓灵、樊纲等与央行密切相关的专家们,以近乎每周一面的频率在多个会议上出现。除了常规的发表对于中国经济的看法之外,重读“货币主义”的弦外之音却让“深化改革”四个字被旧话重提。
再溯“货币主义”本源
    “我是个货币主义者。”当吴晓灵在“财经论坛”的发言中,突兀的冒出这句话时,令《华夏时报》记者颇感意外。从英国的“铁娘子”首相撒切尔夫人到美国总统里根时代,甚至直到此次金融风暴之前,货币主义都是取得了辉煌经济成就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派。吴晓灵作为国内最优秀的学者之一,为何在如此重要的发言中,突然强调起学术师承来?
    货币学派的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这一学派主张“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
    因此专家介绍,在2007年下半年至今,“照本宣科”的从紧货币政策被认为对于抑制通胀压力具有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后,学界发现仅仅“从紧”一项,并没有让中国经济一如既往地在全球风暴面前继续传奇似的独善其身。
    除了中欧管理学院教授许小年对国家统计局CPI数据存疑,自嘲能让“宏观经济学”成为一门“伪科学”之外,他表示应该追根溯源,“再从本源去研究货币主义”。
    在弗里德曼的各项主张中,影响最大的论说就是对大萧条的批判。他把大萧条称为“大紧缩”,主张上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灾难实是源于一场普通的金融风暴,由于联邦储备银行的政策和管理失误,错误的紧缩货币供给进一步恶化了这场风暴,最终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大恐慌。
    他主张大萧条并非“自由放任”造成的,反而是政府对市场过多的干预和管制造成的。对此,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在2002年庆祝弗里德曼90岁生日时所描述的:“有关大萧条,你是正确的,我们(联邦储备系统)当时的确做错了。我们真的很抱歉。”
    或许正因美联储太依靠这位大师,在弗里德曼去世之后,美联储就变得不再会管理经济,甚至有人怀疑格林斯潘根本就是在“欺世盗名”,因为他才是苦果的始作俑者。
    而对于此,中国的一位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王建认为,当产业不断转移到海外后,在贸易角度,美国不得不通过不断的出售金融产品来和中国等国家换取实物产品,因此那些垃圾债券通过杠杆不断放大,美元在肆无忌惮的心理下大量印刷,不断贬值,于是终酿成了今天的金融风暴。
    许小年在“宏观经济预测会议”上亦风趣表示,在中国,只要学好微观经济学即可。但是他在最近在多个场合的发言上都强调,国内经济增长模式,应该大力发展消费产业,同时通过降税等手段让人民手中有足够的货币和信心去消费我国过去低价出口到海外的产品。
    同样,对于货币主义的重读,也让吴晓灵、许小年、樊纲等专家,在“财经论坛”上主张,通过对于放松一些管制和深化改革,来让经济和金融系统恢复活力。
    以上观点,则让人想起美国经济学家小罗伯特·卢卡斯所提出的一句话,“宏观经济模型应该具有微观基础”。
    而这位经济学家,恰好被一些人认为“淘汰了弗里德曼在宏观经济学上的一些观点”。
救市救经济 终成内外共识
    随着官方经济学家的顿悟,政策层面终于如期发生改变。
    本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和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同时,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内的基金公司汇丰晋信认为:“由于本次央行的降息伴随着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瑞士和欧洲六大央行的同步降息,可以看到由美国本土起源的次贷危机正在蔓延中。本次中国央行虽然下调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但我们判断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依然不足以完全应对全球经济的放缓影响,未来就利率而言,仍有进一步调降的空间。”
    对于这一降调空间,经济学家谢国忠预计:“贷款利率在未来12个月中可降低1.5个百分点,而存款利率仍会保持稳定,滞胀在所难免。”
    有关滞胀的忧虑和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向,早在数月之前的采访中,来自政策层面的信号就已经很清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张立群和魏加宁便在记者的采访中,向本报记者透露了“积极的态度”。其中魏加宁更具体地将他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看法归为学习里根治疗滞胀的做法,然而里根时代最有发言权的高参之一,就是弗里德曼。这时的里根时代,虽然强调的是紧缩来控制货币供应,但是却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放松管制、激活企业两项作为补充。
    “内需外需下降双碰头。”是王建担忧的事情,甚至他本周表示,“双降一免”为时已晚。事实上,王建是今年年初国内少数准确预测次债危机演变情况的专家之一,他对次债危机给美国及世界经济造成损失的一份研报,在今天看来是十分精确的。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