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董建岳空降 广发行作别“李时代”

作者:蓝姝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26 20:48:28

摘要:董建岳空降 广发行作别“李时代”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蓝姝 广州报道

    董建岳,这个对广发行员工来说一度陌生的名字从6月22日开始进入他们的工作空间,董将接替李若虹成为他们的新董事长。同一天,广发行董事会全体董事一致通过了李若虹的辞职申请,在此之前广东省委已经批准了李若虹辞任广发行党委书记。
    就在李若虹请辞的前几天,广发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兼首席整合官王新已经被当地检察机关带走。据记者了解,王新被司法机关带走的原因与广发重组前其主管的资产处置有关。
    李若虹属于提前辞职,目前尚不能确知其辞职与王新被司法调查的关系。但伴随这位担任广发董事长10年的核心高管的辞职,广发行的董事们已经开始酝酿广发行新的格局。


广发作别李若虹时代
    目前对于李若虹离职原因的说辞是“健康原因和配合上级要求的工作调动”。其辞职是任期未满的提前辞职。按照重组前达成的协议,李担任董事长的任期是到本届董事会重新改选时。
    广发新股东进入后,仍由李若虹担任董事长,与不良资产处置与作价一样,是这场历时两年多的马拉松重组谈判的另一个谈判各方博弈的焦点问题。
    从1994年开始进入广发行,从行长助理到副行长、行长、董事长的工作历程中,李若虹可谓一位超级广发元老人物。1999年12月,李若虹当选为广发行董事长,从此开始了其全面主掌广发行的李若虹时代。据记者向多位广发行员工了解,李若虹做事风格果敢、强硬,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口才与现场感染力。“他口才很好,讲话很少用讲话稿,总是声情并茂,很能够打动人。”一位广发的员工告诉记者。
    广发行一名前高层告诉记者,在信贷、人事等重大问题表决上,李若虹作为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有一票否决权,这使得很多项改革与关键业务都在这一票否决权下流产。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从广发行此前行长位置的微妙变动中就可见李若虹在广发的强势地位,1999年当选行长的刘志强在广发行行长位置上呆了不到半年就黯然离开,此后是广发行行长位置长达两年多的空缺,直到2002年8月,在人行广州分行斡旋下,张光华与刘永生一起从人行空降,张光华担任行长,刘永生担任常务副行长。
    初到广发的张光华曾雄心勃勃,他踌躇满志地希望在广发施展他的抱负:“尽快实现从一个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争取用3-5年时间使广发具备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据有关人士透露,为此张光华还谢绝了人行老同事马蔚华让他出任招行常务副行长的盛邀,张力图在广发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譬如实行问题贷款的问责制,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等,但皆因“阻力太大而效果不理想”,作为一个行长,他甚至连基本的业务人事权都没有。
    此间,包括人行广东分行等诸多力量试图推动广发行重组,据当时参与的有关人士透露,基于李若虹的强势,在广发推动重组的第一步,就是将李若虹从董事长的位置卸任。这位推动重组人士曾两次向记者透露,李若虹即将去职,“将对于广发历史上产生的不良资产负主要责任。”但这位人士后来感叹“问题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事实上,2006年11月广发行宣告正式完成重组,花旗管理团队进驻广发以来,在最关键的人事改革、基层机构改革问题上一直进展缓慢甚至“无所作为”,知情人士透露这很大程度上与李若虹依然担任董事长有关,众多分行行长中,除武汉、东莞、汕头、上海四位离开的分行行长是因为更好的发展主动请辞外,其他均保持原来状态。
    有关人士指出,伴随着李若虹时代渐行渐远,诸多问题尤其是广发巨额历史不良等遗留问题将浮出水面,但也有广发内部人士认为,由于花旗等进入时有承诺,对于不良资产等历史遗留问题不再追究,因此他认为随后的诸多事情会“低调处理”,但基于业务发展的人事改革与机构改革是肯定要进行的,因此“广发避免不了还有风浪”。


中资股东酝酿新动作
    李若虹的接任者董建岳在其宣布辞职的当天就出现在董事会上。这位现年48岁的中行血统出身的银行家在赴任履新前,要“先去党校学习一个月”,在此之前,董建岳有着11年中行工作经历,先后担任信贷部和公司业务部副总、资产保全部总经理,辽宁省分行行长,在其2003年—2008年主掌中行辽宁分行期间,使得该分行从亏损16个亿到盈利21个亿,一举成为中行的明星盈利分行。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董已经在广发行总部小范围内与广发行的员工见了面。这位人士指出,从李若虹辞职新接任者出现有关细节来看,“这只是一个流程与形式,背后应该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这位人士意指李若虹辞职和物色新的接任者这个过程。
    这是花旗团队入主广发行31个月以来出现的“最核心、最敏感的高层变动”,但这背后主要的推手显然不是花旗,“是几个国字号中资股东与监管部门达成一致的结果。”此前,除了来自花旗方面的几位高管因“个人原因离开”外,花旗按照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架构起“一正七副”的管理团队,广发行的各部门中层基本上保持稳定。
    另一项令人关注的高层震动是李若虹辞职前几天,当地司法部门逮捕了广发主管资源整合、人事、科技的副行长王新,与王新一起带走的还有广发资产管理部副总和广控集团下属公司的一负责人。据了解,司法部门对王新的秘密调查进行已久,6月5日就搜查了其常居住宅。王新被捕的原因与不良资产处置有关,王新在广发行曾长期负责资产管理和处置,花旗等新股东入两项瞩目的资产处置动作一是将广发560亿不良资产打包给粤财信托,另一项是将广发旗下的广控集团挂牌转让,1999年成立的广控集团接管广发旗下包括股权投资、房地产、黄金等各类非金融资产,2006年3月来自北京的民营企业中昌恒远控股有限公司以4亿元收入囊中。
    据上述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王新的被捕源自广发新股东的举报。事实上,尽管双方在重组谈判中新股东方面承诺“对于广发历史遗留问题不再追究”,但新股东尤其是花旗的管理团队进入后,各项工作在推进中受到无形的来自内部的阻力,甚至“有某种力量在利用中外资股东之间矛盾和分歧”,“尤其是行为涉及到犯罪后就不可能不管了。”
    现在,广发的高管队伍中广发的原高层只剩下主管总务、后勤等中台部分的副行长郑廉明,主管分行管理和创新的金海腾,郑廉明是广发的元老级人物,金海腾则因为杭州分行的优秀经营业绩而被提拔。
    记者从几个渠道获悉,随着花旗的迁就,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中资股东在广发董事会已经“变得强势”,这主要基于其对于广发利益诉求有所变化,尤其是图谋综合金融的寿险老大中国人寿,随着其竞争对手中国平安对于深发展的收购提上日程,“中国人寿肯定坐不住了。”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分析,伴随着平深恋的收购进程,中国人寿很可能要进行两件事情,一是阻击平安收购深发展交易的达成,二是对于自己已经拥有20%股权的广发行进行包括谋求话语权和更多股权在内的加码投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