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异化的天才

作者:何懿文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26 20:20:35

摘要:被异化的天才

 


   如果让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高校放弃他们复杂的高考录取程序,不是从高分开始依次录取而是像抽奖中彩票一样随机选择高考成绩达到500分以上的学生,你会同意这样的建议吗?
    料想不仅清华、北大不会同意,大部分家长也不会接受。因为在我们的眼中,如果说那些学子的能力就像周末买的福利彩票,中了被名校录取这样的大奖靠的只是手气,是没有几个人会愿意接受的,他们觉得这不公平。
    正如《纽约客》杂志的怪才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所叹息的,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按照个人的能力排序的,人的能力就像数学里面的递增序列那样可以一个一个排下来:任何两个人都可以分出优劣,即便一个学生的成绩只比另一个高出0.5分,大家也会觉得他应该被录取,觉得只有这样才公平。即便是高考成绩一样的学生,我们也可以翻出他们的老底,比较他们平时的表现——谁在什么时候得过什么奖,谁什么时候上过违纪的“黑名单”,从而比较他们的优劣。总之,我们的人才评估体系总能找到自以为充足的理由评估任何两个人的优劣。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曾提出“传统智慧”的概念来讽刺那些平庸的学者:讽刺那些平庸者的观点没有任何的证据,只是被社会精英普遍使用,结果他们的观点成为公众所接受的真理。长期以来,我们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或者可以从更宽的范围看看中国的公务员录用制度、中国企业的聘用制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最为合理也是无可奈何的一种选择,但换个角度来说,我们对这种人才甄别机制的认可难道就没有陷入“传统智慧”的陷阱吗?
    如果你读过《异类》,你或许就会怀疑自己的观点。在《异类》中,格拉德威尔给出了一个我们难以自圆其说的难题: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兰根的美国人是公认为全美国最为聪明的人,他的智商达到195(爱因斯坦的智商是150),兰根6个月大就学会了讲话,3岁的时候就会读文学作品,5岁就能怀疑上帝的存在,16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深奥难懂的《数学原理》。但很遗憾的是,他长大后没能成为爱因斯坦,甚至连一般的白领都不是,他只是一名年收入6000美元的保安。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怎样被外部世界异化的过程:要么是机遇让他在自己的时代叱咤风云,要么是他生长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助他一臂之力让他平步青云。
    格拉德威尔揭露的人才异化过程看起来非常富有戏剧性,那些天才看起来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灰姑娘那样常遇到好运气:也许一个人生下来并不是什么天才,但他出生的年份刚好是国家正式入学的后一天,于是,在入学的同龄人中,他的年纪事实上最大;这种最大的年龄优势使得他在小朋友中脱颖而出,于是老师把很多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对他重点培养;于是他能得到老师更多的照顾,他可能被评为优等生,从而到更好的学校学习;这种优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明显,如果他的家庭又是一个富有教养的、能告诉他社会交往礼节的家庭,那他可能利用两方面的优势进入名牌大学;从大学毕业之后,年纪轻轻的他就可能进入知名企业;而年纪轻轻的他比其他人拥有更大的时间优势精心练习职业技巧,只要突破“一万小时规则”,他就很可能精于商业之道,成为企业大亨。于是,一个人们眼中的天才便诞生了。
    正因为格拉德威尔认为我们眼中的成功人士只是被异化的结果,因此,名牌大学通过高考成绩甄别所谓优秀学生或者知名企业通过智力测试录用优秀员工的做法就显得不大靠谱。因为很多人才也许就因为我们一时的规定白白流失了。
    这样看来,让那些名牌高校不完全根据高考分数的高低录取学生,而是让高校像抽彩票一样录用达到一定分数的学生也许还是更公平的方式。当然,正如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到的,能尽量避免一个国家的优秀人才流失的办法,还是把人才选拔的时间分成几个时间段,例如,可以把一年的3月1日作为入学的第一次时间,把9月1日作为第二次入学的时间,这样在理论上能够把人才被异化的负作用降到最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