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售车常态化 滴滴构建汽车电商

作者:丁玲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1-15 22:18:01

摘要:在2015年“双12”进行了一次在线售车后,主打一站式出行的滴滴正将关注点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汽车交易市场。1月6日,试驾战略发布会上,滴滴出行副总裁、商业事业部总经理朱磊表示,汽车电商是滴滴下一步的方向之一,“未来滴滴会逐步将这块业务常态化,推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电商模式。最快将在本月底,用户有望随时通

售车常态化 滴滴构建汽车电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丁玲 北京报道


在2015年“双12”进行了一次在线售车后,主打一站式出行的滴滴正将关注点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汽车交易市场。1月6日,试驾战略发布会上,滴滴出行副总裁、商业事业部总经理朱磊表示,汽车电商是滴滴下一步的方向之一,“未来滴滴会逐步将这块业务常态化,推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电商模式。最快将在本月底,用户有望随时通过滴滴出行APP购买车辆。”

售车常态化

2012年成立的滴滴尽管已经成为移动出行市场领头企业,但仍处于烧钱时代,并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试驾及延伸的售车业务是滴滴平台在汽车垂直领域探索商业化的产品。滴滴希望其拥有的2.5亿注册用户、过千万日订单的平台流量能够通过试驾以及汽车销售业务变现。过去一年,滴滴出行全平台订单总量达到14.3亿,去年10月上线的试驾业务累计订单达到了140万,试驾车型囊括当前主流车型。

打开滴滴出行APP试驾页面,除了19个汽车品牌93种试驾车型外,别克君越车型在售,比官方指导价优惠5.6万元。这是继2015年“双12”之后滴滴第二次电商活动,为期一周,自1月11日开始。

2015年12月12日,滴滴首次试水电商服务,2小时10分钟内卖出200辆车。滴滴数据显示,在100辆丰田车购买者中,90%以上都参加了滴滴的“1元试驾”活动,这说明滴滴平台用户试驾和购车行为高度相关,也给了滴滴平台将售车业务常态化的信心。

与天猫、易车、汽车之家等其他汽车电商相比,滴滴通过试驾切入汽车销售,解决了汽车电商购车体验缺失的问题,并且通过庞大的数据支持和平台打通厂商、经销商、用户之间的沟通障碍,实现信息的精准触达、提升意向群体的购买转化率。

“购车过程中,用户面临着信息决策难、看车代价高、试驾体验差、用车服务杂乱等问题,体验普遍不好。而厂商与用户之间因为时间和空间原因,存在着触达障碍,无法完整地管理汽车的生命周期,与用户之间不能直接沟通交流。”朱磊分析了汽车销售的痛点,“滴滴能根据用户的历史出行习惯与消费水平,定向推送试乘试驾服务,并根据其体验对潜在购车人群与区域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实现交易预测。”

在滴滴的规划中,未来的汽车电商业务还将构建汽车交易模型,实现车辆的实时价格评估,并对接用户需求与库存数据,精准分析出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需求预测。

抢占市场

滴滴多名高管都曾透露,在滴滴规划的商业化版图中,汽车生态链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是一个收入至少在100亿人民币规模的市场。如此规模的市场,觊觎者当然不止滴滴一家。

在滴滴宣布借试驾在线售车后,中国优步(UBER CHINA)也将业务从出行领域拓展至汽车交易领域。2015年12月22日,中国优步宣布广汽集团为B轮融资的投资方,并将在汽车销售、维修保养、二手车、汽车金融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

与滴滴卖车不同,中国优步售车目前面向的是其合作司机和租赁公司,购买广汽集团的汽车可以享受优惠。同时,如果这些合作司机和租赁公司想出售二手车,优步也会鼓励他们到广汽集团的二手车交易平台上出售。

中国优步发言人王以超表示,此次与广汽集团合作卖车只提供一个通道,而不会自己卖车。“优步暂时没有考虑面向用户卖车,仍专注做一个连接平台。至于其他与出行相关的业务,优步的打算是通过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建立生态,自己不会涉足出行之外的业务。”

无论滴滴还是优步,涉足汽车销售都是要为结束烧钱时代、探索盈利模式寻找出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15年,乘用车销量2114.63万辆,同比增长7.3%。尽管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长放缓,但庞大的市场规模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滴滴、优步所在的出行领域面临着盈利压力。日前,滴滴与优步炮轰对方更烧钱。Uber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1月11日称,滴滴公司每年花40亿美元来补贴司机,去年Uber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但用于补贴司机的钱却比滴滴少。滴滴副总裁陶然回应称,自己对卡兰尼克的相关言辞表示“吃惊”,“他应该更知道数据的重要性,尤其是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多份第三方报告都表明滴滴专车的订单量至少是中国优步的7倍,中国优步过去一年补贴达到20亿美元之多。”

显然,探索出一个成功的盈利模式要比打嘴仗更有说服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