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中信信托创新转型进行时

作者:王兆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1-08 23:25:28

摘要:信托公司的转型可谓无声无息,都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寻找创新发展点。此次中信信托全面进军家族信托恰逢其时。

中信信托创新转型进行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就在信托公司纷纷转型的大潮下,近日,中信信托对外推出“中信信托·家族信托”家族信托品牌,同时进军标准化信托领域,其以典型的家族信托需求为模板,设立起点为人民币600万元的“传世”系列标准化家族信托。

据悉,标准化信托通过标准化的设计不仅降低了事务管理工作的成本,使设立程序方便、快捷;除了委托人信息、受益人信息、投资类型(积极型、稳健型、保守型)和分配方式(定期分配、特定分配)以外,其他条款均根据客户典型需求进行设计,基本满足了客户对财富隔离、保值增值与财富传承的需求,能够帮助客户实现“道德传家,仁爱济世”的美好家族愿景。

在业内人士看来,家族信托是信托公司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未来,家族信托范围很可能会扩大到中产阶级,标准化信托是具有前瞻意识的一个举措,可以预见,标准化家族信托未来将成为家族信托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转型进行中

信托公司的转型可谓无声无息,都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寻找创新发展点。此次中信信托全面进军家族信托恰逢其时。

格上理财研究员樊迪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家族信托确实是信托公司一个好的转型风口,因为我国高净值人群爆发式的增长使得家族信托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未来前景可观。此外,家族信托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信托发展其主动管理能力,实践其财富管理功能。因为我国信托业长期偏离了其本源功能定位,而家族信托恰是信托最本源的业务之一。

目前,家族信托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尽管摸索出一些经验,但是还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如果信托公司能在家族信托领域占据高地,或将成为信托新的业务增长点。

对此,中信信托市场总监程红表示,家族信托是一套私人财富管理的解决方案,作为法律与金融的完美结合,其充分利用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与信托独有的法律关系,能够为委托人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资产的隔离与传承等功能,满足高净值客户日益增长的财产隔离保护、财富传承等一系列财富管理需求,如隔离家庭财产与企业财产、防范破产风险、减少继承纠纷等,从而真正助力高净值认识“创富、守富与传富”。

据介绍,中信信托于2013年起开始全方位布局家族信托业务,先后推出了多种符合高净值人士需求的家族信托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财产安全隔离、信息严格保密、婚前财产保护、避免复杂的继承程序、减少继承纠纷、对特定人士的长期关怀、避免财富小消失、资产集中管理、对受益人进行行为控制和引导、遗产税筹划等功能在内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截至2015年底,已有数百位客户与中信信托开展家族信托业务,中信信托家族信托服务的客户数量与受托资产规模在行业内均位居前列。

进军标准化家族信托

在樊迪看来,家族信托前景巨大,不仅是信托公司,包括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保险公司都在推自己的相关产品。信托公司也面临着激烈的业务竞争。然而,家族信托在国外就是由专门的信托公司来进行管理的,信托公司做家族信托业务属于近水楼台,无论是体制、法律、运作等各方面都能比较好、比较快速的融合到一起。

对于此次中信信托创新推出标准化信托计划,樊迪指出,我国高净值人群的积累,千万和亿万富豪增长率超过10%,其中很大一部分创一代都面临者财富保值增值、财富传承的问题。在未来,家族信托范围很可能会扩大到中产阶级,如果每个家族信托都个性化设计,一则成本高昂,二则影响信托公司业务开展效率,难以满足市场庞大的需求量,中信信托推出标准化信托具有很大的前瞻性。

据中信信托市场管理部高级营销经理、家族信托专家吴政向记者介绍,目前,针对高资产净值人士和富裕家族对家族信托服务的普遍需求,中信信托已推出了定制化与标准化两大类综合家族信托服务。

其中,定制化家族信托的设立起点为人民币3000万元,信托期限十年以上,能够根据客户的意愿量身设计信托条款。不过,由于其设立门槛较高,为了使国内更多的高净值客户享受到家族信托服务的优势,中信信托以典型的家族信托需求为模板,设计推出了设立起点为人民币600万元的“传世”系列标准化家族信托。

与此同时,中信信托根据不同客户群体所特有的财富保障与传承需求,设计了多种特殊的家族信托服务,如与信诚人寿等公司共同合作设立的保险金信托、生存金信托等,就使家族信托服务与保险产品相结合,利用保险金对受益人进行了保护与支持。

据吴政透露,未来,中信信托将继续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更多具有不同服务性质和信托目的的家族信托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子女教育信托、家庭养老信托、慈善信托、遗嘱信托等。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