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物美收购七成股权称不改变原有业态 百安居中国找到新东家

作者:张 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2-24 22:56:00

摘要:在零售业处于持续低迷期的背景下,连被誉为全球第三大建材家居零售集团的翠丰集团在中国市场也扛不住了,中国零售业“蛇吞象”大戏再度上演。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在零售业处于持续低迷期的背景下,连被誉为全球第三大建材家居零售集团的翠丰集团在中国市场也扛不住了,中国零售业“蛇吞象”大戏再度上演。

  12月22日晚,《华夏时报》记者从物美集团获悉,物美集团与英国翠丰集团签署正式协议,以1.4亿英镑(约13.6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国百安居70%的股权,翠丰集团在合资企业中将保留30%股权。

  收购卜蜂莲花折戟后的物美仍没有放弃继续扩张的野心,此次物美低调收购百安居,将如何让两种不同的业态融合?

  低调收购百安居

  12月22日,百安居中国的母公司翠丰集团宣布,出售百安居中国业务70%的控股股权予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据悉,这宗协议交易总金额为1.4亿英镑(约13.6亿元人民币)。如果获得商务部批准,交易将在明年上半年完成。

  资料显示,翠丰是全球第三大建材家居零售集团,拥有1176家连锁店,旗下主要品牌包括百安居、Castorama等。1999年隶属于欧洲第一的国际装饰建材零售巨头翠丰集团的百安居进入中国,高峰时期曾达到63家门店。

  “公司就不开发布会了,公告之后大家都知道了。”12月23日,物美董事长蒙进暹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公司收购百安居也是双方公平选择的基础上,公司既符合百安居的收购条件,百安居也符合物美集团收购的条件。

  蒙进暹向本报记者坦言,物美收购百安居后,会保留其原品牌和原业态,并没有改造成大卖场的打算。此前,物美收购了新华百货和美廉美超市,均保留了原品牌和原业态。

  “我们会引进百安居国家化的管理模式,再加上公司善于本地化经营的风格,公司的未来一定能实现1+1大于2的效应。”蒙进暹自信地告诉记者,收购完成后,目前对百安居并没有裁员或降薪计划。

  对于以后物美的大卖场消费者是否能直接买到家居建材?蒙进暹对本报记者表示,有这个打算,不过目前公司刚刚收购百安居,一切都在策划中,公司对于以后的操作公司都会一一公告。

  百安居之困

  “其实,自从1999年百安居进入中国以来,一直是家具行业的佼佼者,然而随着近几年营业成本的增加,曾经是家具行业的‘高大上’逐步变成了‘低小矬’。”一位熟悉百安居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百安居曾一路高歌猛进,高峰时期曾达到63家门店。2005年,百安居曾巨资收购了当时在中国的另一家外资建材零售商,来自德国的欧倍德,接收了其在中国的13家门店。翠丰集团年报显示,百安居中国在2006年为母公司贡献了830万英镑的零售利润。

  然而到了2007年,业绩急转直下,亏损1200万英镑,此后在中国连年亏损。2008年,翠丰集团宣布将门店数从63家削减至41家,并且对剩下门店中的17家进行缩小规模经营,在翠丰集团内部被称做“百安居中国复兴计划”。

  虽然如此,但百安居推行的复兴计划并不如意,在脱离中国市场本地特色的改革下,也让百安居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下滑得更为迅速。据美林美银今年3月份的一份报告暗示,百安居的母公司翠丰集团或将进一步出售在中国的亏损门店,并且将现金返还股东。消息一出,竟然引发了翠丰集团股价上涨。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说,百安居之所以近两年业绩下滑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没有全面实现本地化,在中国市场家居市场需求大幅下滑的背景下,百安居并没有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导致业绩下滑。

  融合难题

  百安居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推崇“大型建材超市零售”。一位接近百安居的知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而且百安居在营运模式上跟其他外资企业一样,在面向的受众、经营理念、销售渠道、价格上都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百安居和物美之间的融合也成了最大的难题。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物美要对百安居进行整合,最大的问题是文化差异和企业的运营思路的差异,如果物美要求百安居转变,在没有应对措施的背景下可能会使百安居最终陷入更大的困境。

  “如果百安居只是进行本土化的细微变革,困局中的百安居也很难快速步入上升通道,虽然双方都想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资源和物美密集的门店效应,开展促销活动,但对于刚刚起步的物美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挑战。”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直言。

  “要么将百安居改造成类似于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那样的家居柜台市场的经营模式,要么改造成类似于山姆会员店的仓储店模式,同时将一些家居类商品充实到现有的物美大卖场里,总之,再按照原来百安居那种家居建材超市的模式经营是行不通的了。”业内资深人士如是说。

  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虽然百安居能强化物美的家居类商品结构,但其能否将多年亏损企业成功盘活也尚存疑问。

  业绩增长乏力的物美,如何能再度整合一个持续亏损的拖油瓶,未来的预期变数或将大增。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