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前三季净利大幅增长91.27% 伊利加速 中国乳业新增长引擎开启

作者:黄兴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0-31 23:34:00

摘要:在多数乳企忙着盘算在营收与利润间如何取得平衡之时,伊利取得营收、利润双丰收,尤其是净利润的持续高增,透出鲜明的信号。

  华夏时报记者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在国际乳业势力加大投入中国乳业市场的当下,国内乳企应该如何谋求进一步发展?随着伊利股份(600887)10月27日发布三季度财报,答案更为明朗。

  伊利股份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1-9月,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420.70亿元,利润总额亦高达41.48亿元,扣非后净利同比大幅增长91.27%。在多数乳企忙着盘算在营收与利润间如何取得平衡之时,伊利取得营收、利润双丰收,尤其是净利润的持续高增,透出鲜明的信号。

  对此,乳业专家陈瑜表示:伊利的增长态势暗合中国乳业下一步的成长路径,从业人士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软实力决定长期硬实力

  继今年7月晋身全球乳业10强后,伊利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长均远超预期,继续位居行业第一。

  对于这份靓丽的成绩单,伊利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产品结构升级加速,以及在董事长潘刚带领下,伊利高效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经营水平使得销售费用率继续大幅下降,是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飙升的两大重要原因。

  在国内乳企中,伊利的气质越来越独特。这种独特不仅因为其已是全球乳业10强中唯一的亚洲企业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伊利的整个发展模式日益显得与众不同。

  有心的话,会发现“提高费用使用效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双提”字眼在近几年伊利的财报中屡屡出现。现在回想起来,伊利更早洞察到乳业的发展走势,预见到“大投入、大产出”的粗犷式增长的瓶颈,所以比其他乳企领先数年时间追求“质”的增长。

  如今,伊利“双提”的内涵逐渐深化,创新能力提升带动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的同时,费用率持续逐年下降。当然,这种“软实力”的形成不像硬件投入一样短期内能形成,不仅有赖于长期的坚持,而且与董事长潘刚高效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密不可分。

  在陈渝看来,与靠单纯加大营销投入等带来的业绩增长相比,伊利的这种复合型增长是内在的优势。一旦形成,会不断推动业绩向好,取得高质量的增长。现在伊利每一笔投入的成效与竞争对手已经拉开不小的差距。

  当然,伊利这种增长能够成型,也有赖于不断研发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像针对乳糖不耐受人群的营养舒化奶,国内第一款针对中国宝宝体质特点而更接近母乳的金领冠系列奶粉,蛋白质比普通酸奶高出30%的希腊常温酸奶安慕希等。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营养舒化奶、金领冠婴幼儿奶粉具有行业标杆和代表的意义。

  详细的数据更充分地体现出伊利增长的质量。财务数据显示,伊利不仅在占主导地位的常温奶市场保持第一,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等四大产品线也全面稳增。而占比已超过40%的伊利中高端产品继续延续高增长态势,除伊利金典有机奶、金领冠奶粉、QQ星儿童成长奶、营养舒化奶等持续发力外,备受关注的“安慕希”、“托菲尔”等产品,市场认知度急剧上升,在产能释放的助推下,增幅超过100%。

  而伊利的全球化在资源、研发等方面源源不断为增长提供动力,为伊利的未来打开了新的空间。

  全球化果实不断成熟

  外资企业闯进来,中国乳企就走出去。伊利的全球化步伐从2013年开始,让人有些应接不暇。

  落子新西兰,与意大利斯嘉达、美国DFA等乳业巨头战略合作,与荷兰顶尖学府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立欧洲研发中心,与全球著名质量检验机构SGS、劳氏、天祥共同升级全球质量安全体系等等。或资源、或技术、或质量体系,这一被伊利称之为“全球织网”的国际化战略不断打牢,全球产业链条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得以全面加强。

  在此过程中,伊利董事长潘刚洞悉了全球乳业技术双向流动的特点,在乳业中提出了东方视角的“反式创新”模式。与GE、飞利浦等以创新闻名世界的西方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殊途同归,通过在国外市场建立研发中心的方式,收集来自当地的技术智慧,然后反哺于国内本土的市场需求,让西方发达国家在研发、体系化等乳业的经验持续成为伊利创新的“智慧源泉”,从而建立了与雀巢、达能等乳业巨头媲美的体系。

  目前该体系已经开花结果,像希腊常温酸奶安慕希、舒适配方托菲尔奶粉都是典型的产物。而最新的例子是培兰牛奶,与应用国外技术生产的安慕希、托菲尔相比,培兰牛奶不仅采用国外技术,还采用了国外资源,是全球织网后的第一款原装液态奶。该牛奶在9月末天猫商城销售的短短4天时间内,销售3.05万盒,迅速攀升到进口牛奶的领先位置。虽然进口奶在很长时间内都将是满足国内牛奶需求的补充,伊利“培兰”短期不会贡献太多的利润。但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对伊利这样拥有全球资源布局的跨国性大乳企来说,在国产和进口牛奶上同时掌握话语权和定价权,十分必要。

  当然,伊利能率先走到今天,与其早就在国内布好局密切相关,在眼下中外资乳企纷纷扩建奶源、工厂的大环境中,保持自己的节奏。

  公开数据显示,在奶源建设方面,伊利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截至2013年底,共投入约102亿元用于奶源升级与建设,其中,2013年奶源基地建设投入为13.64亿元。在所有的中国乳企中,伊利是中国第一家完成了全国性奶源布局的企业,目前牢牢掌控了中国现有的内蒙古锡林郭勒、呼伦贝尔、新疆天山三大黄金奶源基地。近几年伊利不断加大奶源基地建设力度,拓展全国奶源市场,形成了六大奶源带,全国可控奶源市场占有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14年3月底,伊利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其中,规模化集中化的养殖在奶源供应比例中达95%以上。

  从全球乳业的视野来看,中国是全球乳业增长的引擎,这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从中国乳业目前的整合步伐来看,支持伊利这样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是,诸多国家领导人今年连续视察伊利,鼓励伊利代表中国乳企取得更大的突破。

  而伊利显然也不负众望。对伊利来说,“未来正为我而来”,而这也是为中国乳业而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