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内心隐秘触手可及

作者:唐诗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8-30 00:47:00

摘要:如果我们足够诚恳,不把“八零后”这一本来只是标注年龄而非限定特殊风格的词语作为限制我们阅读的门槛,那么,我可以说:您有福了!

让内心隐秘触手可及

唐诗人
    王威廉,如果以“八零后作家”来介绍,那么“八零后文学”这个热闹了许久却又好像终究没沉淀出什么确切东西来的概念肯定是对他的遮蔽,是对他作品的不公;当然,如果我们足够诚恳,不把“八零后”这一本来只是标注年龄而非限定特殊风格的词语作为限制我们阅读的门槛,那么,我可以说:您有福了!
    这“福”是指您可能会发现一个无法被过往的“八零后”概念辖制的文学风格,会相信您可能阅读到一个拥有无限前景的文学青年。我敢于说这种话不是为赞誉而来,而是为文学本身而来。王威廉的作品,不管是前面出版的《获救者》,还是最新的中短篇集《内脸》,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极具诱惑却又深刻内敛的作品,可以看到当今时代文学之所以要继续宏大的理由所在——它用有趣的故事逼向人内心世界,让隐秘之境变得触手可摸。
    我曾经多次向王威廉表示过,说我阅读他的作品都是一口气下来的。也许他不知道这个“一口气”代表了什么,但我实话实说,在最近几年的小说阅读历史里,我还真很少遇到谁的作品可以让我一口气阅读完。
    当然,能一口气读完并不是好作品的充分条件,它顶多是这个时代好小说的必要条件。我们处于一个信息量特别丰富的时代,不管是文学读本,还是理论著作,或者别的文字或者影像信息,都在诱惑着我们的眼神,冲击着我们的头脑。因此,文学作品如果要在这个背景下跳到读者的最前头,那么它必须让自己具有足够的魅力。王威廉的长篇《获救者》,这个故事本身就很刺激,它带有探险性质,甚至有侦探味道,但是它又是百分之百的纯文学文本,有人拿它与奥威尔的《1984》做比较,当然《获救者》还够不着这么经典,但它有这种影子,有它的精神,也就是说王威廉其实做到了把故事写得精彩的同时也把一种文学精神注入其中,使得它能够超凡脱俗。
    另外,一口气读完也不是说它可以读完就扔。很多经典著作需要我们慢慢品尝,很多名家眼中的经典就是正在重读或者值得重读的作品,因此,我并非说王威廉的小说就与这些观念相反。其实,一口气读完只是他提供的表层故事,但在读完之后,我们却不舍得就此做结,把它扔到一边。相反,它的故事趣味之外,还有很多思辨的东西,作者通过故事解释或者揭示了很多人类内心的隐秘世界。这个世界有不可言喻的矛盾性,也有不能见光的欲望,更有许多令自身都畏惧的人性软肋或者罪性。这些东西都属于幽暗之境,简单的故事难以抵达,必须要奇怪的、非常态的故事才有可能逼近它——而这就是王威廉《内脸》的特色。我们看到这里面最主要的中篇小说《内脸》,它以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这种叙述人称本身就具备刺探人内心世界感觉,不断地“你”怎么了、“你”如何了……这些逼向读者的内心,好像作者在看着作为读者的“我”叙述。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和女领导以及女朋友虞芩之间的情爱纠缠。女领导的性欲纠缠着“你”,虞芩面瘫的表情纠缠着自身也纠缠着“你”,“你”在这个关系网中,把“面具之道”演绎得异常精彩:用怪兽面具折磨女领导,女领导却以此为乐了;开导虞芩,用白雪公主的面具使她开心,虞芩却感觉那是欲盖弥彰;还有,最后,虞芩的房东不知道虞芩没有表情,虞芩天天在乎的表情原来根本就没有人在乎!其实,小说还隐藏了“你”的面具——你在这个关系中的面具虽然无形,却杀伤力巨大,用自以为是行着欺骗情感之实,最终把虞芩伤害到极点……反正,这是一篇演绎“面具之道”的都市故事,却又是揭开现代人内心与脸面关系的极好篇章:重视脸面,却其实都不要脸!
    当然,《内脸》还有更多的篇章,《第二人》继续《内脸》的故事,换了故事情景和人物,却发挥了“脸面”的更多含义,人凭着丑恶的脸在当下能够无法无天,收获无尽的财富和地位,相反,“漂亮”的脸面已经一钱不值,作者已经不仅仅是揭露人面兽心,更揭示这个时代横行的是鬼脸魔心!其他几篇:《水女人》《没有指纹的人》《暗中发光的身体》《秀琴》,如果都引申一下,也可以与脸面挂钩,比如《水女人》中的失忆现象,文中透过丽丽的内心说出了“原来失忆是一件无法证实的事情,对主体来说是天崩地陷,可对别人来说,也许仅仅是一种表演。表演也就是虚构,难道人永远无法逃脱被虚构的命运”?失忆都可以成为表演,人性的可悲到了恐怖之境。《没有指纹的人》,指纹也可以是一种面具,没有指纹的人等于没有面具的人,这个时代什么都靠指纹识别,也就是什么都需要面具,没有面具就等于不存在!《暗中发光的身体》,晓雪的死暗示的是:人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脸去面对生活和死亡?情感的真实需要什么样的面相去守护?什么面相才表现忠实和背叛?这些都是阅读完这篇小说之后自然而然会有的思考。《秀琴》一篇,更是借着“疯”的面具表演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有感动,更有批判。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