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拥挤的天空,通航怎么飞

作者:王潇雨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4-19 00:21:00

摘要:尽管中国低空开放的进程并没有外界预期那样乐观,但进军中国市场的通用航空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队伍已经变得越来越庞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上海报道

  尽管中国低空开放的进程并没有外界预期那样乐观,但进军中国市场的通用航空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队伍已经变得越来越庞大。

  同商用航空领域相似之处在于,中国并不满足于仅仅购买相当数量的中小型飞机,而是开始有针对性地收购一些通用航空制造商,并将其产品引入国内进行生产。因此,一些外资通航开始改变其叩开中国市场大门的方式,最为简单而有效的便是将生产线直接设立在中国本土。瑞士飞机制造商皮拉图斯(PILATUS)正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始其在中国通航市场布局的第一步。

  本土制造的机会

  “目前,皮拉图斯已在中国市场销售了56架皮拉图斯飞机,今年还将交付6架-10架PC-6飞机和一定数量的PC-12飞机。”皮拉图斯公司PC12-NG销售总监FredMuggli于4月15日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

  作为一家进入中国市场并不算早的通航制造商,目前的业绩已经超出了很多同类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增速,一方面得益于中国通用航空领域近几年逐渐从不受关注的境况开始受到更多重视,并引发出政策层面对这一领域的姿态开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则是这家瑞士公司未来在华发展的关键所在——本土化制造。

  FredMuggli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五年,中国通航产业和市场的发展速度将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为此皮拉图斯以合资公司的模式在重庆两江新区投资建设通用飞机生产、总装制造及维修公司,并将PC-6生产线由瑞士全部迁至重庆,同时将公司的主力机型PC-12的机翼生产线迁至重庆。”

  引入国外飞机制造商生产线以及收购通航及相关领域外资企业将有益于中国航空制造业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业界主流思路。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哈尔滨设立总装线到空中客车在天津建厂,以及湾流在中国建立MRO,中国商用航空市场的增速已经给予这些企业丰厚的回报,下一步值得期待的就是通航领域。

  近年来已经有包括皮拉图斯、塞斯纳、比亚乔等在内的通航制造商开始在中国建立生产制造工厂,同时也有包括西锐和Continental这样已经被中国并购的外资通航制造商。一切迹象都表明无论是中国本土企业还是外资制造商都在为中国通航市场的爆发提前布局。

   双方在这一项目上的合作已经酝酿多年,选择重庆则跟地方政府近年来对航空经济的热情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我们在重庆项目上总投资约4亿美元,”皮拉图斯中国区销售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刘清对本报记者透露,“尽管初期零部件仍需要采购国外供应商并进口至中国,但长期看来综合成本仍将低于瑞士制造。”

  在华的“一揽子”难题

  “皮拉图斯的PC-12飞机最为适宜中国的地理特点和通航市场现状。它以安全性和多任务的适应性领先于其他同类机型。”FredMuggli对本报记者指出。

  相比已经在国内投入使用的PC-6,目前PC-12尚未宣布在中国有确认订单,这一机型可以用于公务航空、空中救援以及货运等多种用途,也是皮拉图斯在中国公务航空市场寄予厚望的机型。

  FredMuggli对本报记者介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发涡轮旋桨公务机,PC-12运营成本约合人民币2000元/小时,就此而言也是目前最为经济的机型。”

  但在中国目前公务航空市场的发展现状看来,大型公务机特别是喷气型公务机受到更多偏爱,BrianFoleyAssociates的资深公务航空顾问BrianFoley表示,目前中国公务机机队中,大型公务机数量占63%,中型公务机占25%,小型公务机占12%。

  BrianFoley认为中国市场明显偏好大型公务机的现象是由贸易、政治、文化、地理和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与中东国家一样,中国国内航线较长,对国际出行有较强的需求,因此需要更大运力的飞机。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中型和轻型飞机的市场份额难以追赶上大型飞机。”

  皮拉图斯目前在中国所获得的订单中,合作方重庆市政府对于首批订单客户给予了金融方面的支持,这对于制造商而言至关重要。因为目前国内通用航空远未达到真正实现健康循环的运营环境,在近年来风起云涌的通航建设热潮之下,行业呈现出极度无序的发展态势,对通航制造商而言这也不是一种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环境。

  对比欧美的通航市场,中国通航产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民用航空。由于通航运营资源获取的交易成本过高,导致通用航空以高端市场先行,中低端市场则发展缓慢。

  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王志清4月15号在上海接受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采访时表示:“通用航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既包括空域的问题,也包括机场建设的问题,还包括基础设施的培育,不仅仅是买了几架飞机就能解决。大家觉得通用航空是一个好的市场,通用航空热度很高,但这些系统性的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发展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我们的通用机场,目前全国的通用机场只有380个,而更多的通用航空依赖虹桥机场这样的大型机场来飞行,但这种机场的时刻资源又很紧张,怎么飞?所以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空域开放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通用航空发展任重而道远。”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通用机场与临时起降点共399个,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美国通用机场数量为5000个左右,起降点为19000个左右。

  “我们对中国通航产业发展的困难有足够的预期,这其中包括政策上面临的风险都有所考虑。”刘清对本报记者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