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意大利政治的死结

作者:赵灵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4-04 23:28:00

摘要:意大利政治中之所以长期缺乏多数,是因为相较于英美,意大利更在乎个人和小团体的得失。
    2月26日结束的意大利大选,至今未有终局。组阁谈判困难重重,新政府的组成遥遥无期。雪上加霜的是,德高望重、唯一能被所有党派接受的总统纳波利塔诺的任期即将在5月15日结束,这意味着四分五裂的意大利政局会失去一位超级斡旋者;而根据意大利宪法,总统在任期结束前六个月内无权解散议会,因此即使各党派无法就组阁达成协议,重新大选也暂时不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政治家们只有继续死磕,意大利政局也将持续不明朗。
    造成目前僵局的直接原因,是大选结果的暧昧不明:贝尔萨尼领导的中左翼联盟得票最高,但也只有29.54%,前总理贝卢斯科尼所在的中右翼联盟占29.18%,前喜剧演员格里洛领导的“五星运动”居第三,得票25.55%,而看守总理蒙蒂领导的中间派联盟仅得10.56%。
    由于没有政党得票超过半数,组织联合政府或再次选举就成为二选一的难题。贝尔萨尼和蒙蒂的理念虽然接近,但双方票数加起来只有40%,而格里洛已明确表态不会和其他政党合作,唯一剩下的选项就是贝尔萨尼和贝卢斯科尼合组联合政府,但获得组阁权的贝尔萨尼日前已经排除了这种可能。这就使得意大利当前的组阁谈判陷入了死结。
    当然,这四个主要政党的领导人,也就是最有可能当总理的人,的确不怎么得人心。
    贝尔萨尼,原本形象不错,但他领导的中左翼最近深陷丑闻——意大利第三大银行帕斯基山银行因金融衍生品投资等金融活动导致数亿欧元亏损,而此银行总部就位于左派政客领导的锡耶纳,因此被指责为“左派的银行和左派的政客一样不值得信任”。
    贝卢斯科尼,自1994年以来三度担任总理,2011年底才下台,是二战后意大利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但在他漫长的任期里,层出不穷的绯闻八卦以及贿赂和性丑闻,使得人们更多是从报纸的娱乐版而不是时政版来了解他。在18年间,他共出庭1800余次,成功熬过了50余次不信任投票。
    格里洛,喜剧演员出身,2009年组建“五星运动”,这是一个民粹主义团体,主张停止偿付巨额的国家债务,考虑退出欧元区,每周工作20小时等。这些主张虽然听起来很过瘾,但整个欧洲政界都明白,由他领导国家并不靠谱。
    蒙蒂,原来是学者和经济学家,过去一年担任意大利临时政府总理。面对意大利经济的沉疴,蒙蒂曾经试图改革:为了减少腐败,他要求地方公务员申报财产;为了增加财源,他恢复了房产税。蒙蒂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但因为改革让很多人利益受损,其不受欢迎无法避免。
    这样一来,未来无论哪几种力量联合起来,恐怕都是权宜之计,很难形成稳定而强有力的多数,更谈不上采取任何有争议的、短期内需要付出代价的果断经济政策了。而这种党派林立、没有稳定多数、政府更替频繁的情况是1861年意大利建国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家常便饭。除了墨索里尼1922年到1945年间的独裁统治之外,150多年来意大利选民中几乎从来不存在稳定的多数。
    1946年6月意大利举行战后第一次立宪大会选举,当时就有56个政党参与角逐,结果有11个政党取得了席位。这种情况此后一直延续下来。从那时到现在的67年里,意大利政府已经更迭了60次,平均每届政府在台上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一点。1993年和2005年,意大利曾经两次改革选举制度,试图通过种种技术手段将选票集中起来,在意大利建立英美那样稳定的民主制度,但都没什么效果。
    意大利政治中之所以长期缺乏多数,是因为相较于英美,意大利民主制度的时间短暂,人们的共同体感缺乏,忠诚止于家庭,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着互不信任的文化,一切官方和法律权威在被证实为友好和无害之前,统统被认为是含有敌意的。相较于国家和群体的利益,意大利更在乎个人和小团体的得失。这种政治文化,正是造成这个国家政局不稳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意大利人散漫、不爱守规矩的国民性,更是强化了这些现象。
    而这种特殊的政治文化,还产生了几个意义深远的后果:一是福利水平的居高不下,二是腐败的蔓延,三是大选投票时的随意性。
    意大利是除北欧之外发达国家中福利最好的国家。根据意大利的医疗制度,全体意大利公民终生享受公费医疗。意大利人的住房舒适,人均住房面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此外,意大利还特有每年8月份全国带薪放假的福利制度。每到8月,除交通、邮电、军队等部分行业的部分人员外,全国其余的企业和机关全部停止工作,人们纷纷到海滨或山间别墅去休假,而当月工资照发。
    而从腐败的程度看,意大利简直不像一个发达国家。根据“透明国际”2012年对各国公共领域腐败程度的统计排名,意大利排名72,比科威特、罗马尼亚和巴西还要低。2011年,意大利议员中有83名接受调查或是被宣判有罪,这是整体议员数目的10%。
    再从选举的角度看,丑闻缠身的贝卢斯科尼也没什么治国能力,在他当政的本世纪头10年,意大利的GDP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25%,排世界倒数第三,仅高于海地和津巴布韦,人均GDP负增长,生产力下降了5%。但因为好玩有趣,他还是有大量的支持者。这说明意大利人更多地把投票当成是宣泄愤怒或表达个人喜好的手段,并不在乎国难当头时能否产生一个有力的政府。
    当然,有独立的公务员制度做基础,政府的难产不一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问题是,意大利目前深陷危机。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意大利债务占GDP的比重达127%,较上年上升6.2%,这是墨索里尼执政以来的最高水平。2012年意大利经济还出现了2.2%的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政治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很容易产生经济和心理层面的连锁效应。意大利能有今日,债台高筑只是表,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上的缺陷,才是那个深藏不露的里。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