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中国式楼市调控之痛

作者:林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3-02 00:05:00

摘要:当你辛辛苦苦地工作若干年后,却发现收入涨幅远远赶不上房价涨幅,只能望“楼”兴叹。
林轩
    “当昆明人遇见警察——打一国产运动品牌。”这是几年前一位昆明网友因“纸币开手铐,鞋带自缢”事件有感而发创作的一个谜语。谜底是“李宁”,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中国,还有一个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都“神奇”的房地产市场。
    当你辛辛苦苦地工作若干年后,却发现收入涨幅远远赶不上房价涨幅,只能望“楼”兴叹。在动用了自己、父母、爷爷奶奶三代人的积蓄后,你终于凑够了首付款。你以为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其实不过是从“短期租客”变成了“长期租客”——房东是政府,租期为70年。你在“长租”的房子里居住,每年或许还要缴纳数目不菲的房产税。70年以后(很可能因质量问题坚持不了70年),你儿子或孙子是否还要交一笔钱将“长租”的房子再买下来,目前还尚未可知。
    当然,会有人感谢你的。因为你同时为中国GDP、地方税收、开发商的腰包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在一会儿冷风劲吹,一会儿热浪翻涌的中国楼市,你的心始终踏实不下来。没买房子前,你忧虑房价狂涨;买房子后,你又担心房价大跌。你很想弄清楚政策将引领房地产市场走向何方,最后却发现这个市场信号很混乱,偌大的中国楼市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政策“实验场”。
    在这个市场,“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被发挥到极致。十年以来,每年都有不少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措施出台,调控手段令人眼花缭乱。一些政策由于不遵循市场规律,如2005年大幅提高住房流转环节的税负,在实际效果上起到了助推房价上涨的相反作用。
    不仅游戏规则让人摸不透,不少政策还喜欢和民众不断地玩“躲猫猫”,此次的房产税改革尤为典型。继重庆、上海之后,房产税究竟将在哪些城市扩大试点范围,目前传言满天飞。房产税改革作为一项涉及很多人利益的公共政策,公众却对政策是否会出台、何时出台一无所知。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策出台前一点信号都看不到。“新国十条”出台前新华社连发6篇社论,央视主持人提出尖锐质问“房价是总理说了算还是总经理说了算”,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信号。
    在本轮调控中,部分信号自相矛盾,比如一面说支持改善性需求,一面却在贷款上“认房又认贷”;一边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一边却又放缓热点城市的供地。
    与之相比,一些地方政府更“聪明”。比如,几年前北京市建委曾出台过一项政策,罚捂盘惜售的开发商三个月不许卖房。这下开发商可乐坏了,本来捂盘是违规的,反倒因这项规定而名正言顺了。
    2010年1月海南政府出台的某些政策,与当年北京市建委“有一拼”。国际旅游岛规划获批后,海口、三亚等城市的房价应声跳涨,个别楼盘甚至一天上涨5000元。爆炒之中,三亚发布外地人紧急限购令,规定一人最多只能买五套房。这回,连清醒的人也迷糊了:一人最多能买五套房,这到底是限购还是鼓励炒房?
    十年前,大大小小的房地产论坛就在讨论楼市泡沫,十年后,泡沫没有破,而且像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经历了好几轮治标不治本的调控,中国房地产市场陷入到“越调越涨、越涨越调”的怪圈之中,功能紊乱,越病越厉害。(作者系本报记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