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华生:“二次股改”走出审批桎梏

作者:华生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05 10:17:00

摘要:二次股改,就要全面破除和清理对股票市场价格、交易、供求和数量的管制和干预。

华生:“二次股改”走出审批桎梏

    从我回国后在1997年发表第一篇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文章至今,不知不觉已经15年。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研究和基于理论研究对股市几个大的转折的判断,使我误打误撞成了“股市专家”。
    《华夏时报》邀请我以“大改革”为题目讲一下“我的中国梦”。我就以见证和亲历中国股市的“一次股改”和“二次股改”谈一下我的看法。
    和20世纪80年代直接参与若干改革的重大事件不同,我卷入股市和股改多少属于误打误撞,谈不上有什么关系或授意。不过,股权分置改革确实是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通过5年的时间,终结了中国股市股权分置的历史,从而与国际上的规范市场实现了形式上的接轨,这是中国股市制度一个比较成功的大“工程”。
    但“一次股改”只是通过产权界定,完成与国际市场形式上的接轨,要实现中国股市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必须运行“二次股改”,即对中国股市的发行审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和设计。
    发行审批制度从新股、再融资到重组退市各环节的全面改革,是校正中国股市制度缺陷、重新构造证券市场不可回避的挑战和任务。与当年的股权分置一样,中国现存的这一整套行政干预和审批制度,与证券市场的本质格格不入乃至有直接冲突。
    尽早走出这套行政性的发行审批制度,股市才有可能恢复其正常的市场功能,也才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真正产生杠杆和推动作用。反过来,股市本身的繁荣和发展也才有牢固的基础。在证券市场这个市场经济最精致敏感的神经中枢,如果背离了价格和供求自由这个市场化的精髓,不断对从发行到退市的价格、交易规则、供给数量、分配比例进行种种人为干预,这样的“改革”再多,也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二次股改”即发行审批制度改革的主线,就是要全面破除和清理对股票市场价格、交易、供求和数量的管制和干预,集中精力做好三个门槛,即发行上市门槛、再融资门槛、重组退市门槛的机制设计。
    股权分置改革的“一次股改”通过制度设计,实现了上市公司的同股同权,从而为股市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打开了大门。但是它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既放飞了活力和希望,也放出了欲望和挑战。原始股东上市套现的冲动和行政壳资源也随之上涨。
    因为“一次股改”在逻辑上就要求随着股市全流通的转变,相应推出股市运行体制进一步实质性市场化的深度改革。这项工作的被忽略和延误,导致了市场的继续和扭曲,也是“二次股改”的必要性所在。
    不言而喻,进行发行审批制度的根本改革,必然要颠覆现行的许多市场偏见和陈旧观念。这就需要人们首先是政府和监管者能够跳出惯性思维,改变纠结于如何对付新股涨跌幅之类的技术性缠斗,或沉湎于在股息税减免等似是而非的问题上的折腾,而要有重建股市健康结构的大思路和大手笔。这就像“一次股改”即股权分置改革那样,统一思想、认准方向、精心准备、全面突破,从而开创证券市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一次股改”即股权分置改革从设想的提出到实行经历了8年的沉寂和酝酿,我衷心希望,“二次股改”即发审制度改革的启动,时间可以短得多,速度可以快得多。过去的10年,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经历了太短的欢乐,太长的煎熬,太少的回报,如果说作为投资者的市场参与者也有一个中国梦的话,就是希望下一个10年,中国股市能有更净化的环境、更公正合理的制度框架,从而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任家河 整理)

人物素描
华生,股权分置改革的提出者、推动者。上次股改的成功,推动了牛市行情。如今,他依旧希望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二次股改能早些来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