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券商集合理财冲量为主

作者:肖琦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05 00:52:00

摘要:虽然券商集合理财的收益不佳,但在监管层对券商资管业务层层松绑的前提下,券商对推出新产品始终乐此不疲。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琦 北京报道
    2012年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超过半数收益均为负,这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的产品成为重灾区,在全年亏损幅度超过10%的20只产品中,全部都是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不过,虽然券商集合理财的收益不佳,但在监管层对券商资管业务层层松绑的前提下,券商对推出新产品始终乐此不疲,这种热情更是在2012年的最后两个月里达到沸点。
    创新难阻严冬
    2012年的下半年,资本市场的陡然大跌让许多券商都措手不及,随后的酒鬼酒塑化剂风波,更是将A股市场推向谷底。白酒行业作为大消费概念的重头戏,却令诸多券商折戟其中,即便是兴业玉麒麟2号这样取得年度收益冠军的产品,也未能幸免于难。资料显示,贵州茅台就是兴业玉麒麟2号的重仓股之一。
    据Wind数据统计,全年收益率达10%以上的产品有16只,兴业证券成为最大赢家。截至目前,34只成立满1年的债券型产品回报率实现了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过了6%。在目前正在运营的所有券商理财产品中,排在收益率排行榜前五名的分别是,兴业玉麒麟2号、华泰紫金龙大中华、中银国际中国红1号、兴业金麒麟5号、中投汇盈核心优选,收益率依次为26.16%、18.1%、18%、17.07%和16.81%。
    数据还显示,股票型产品在近两年却一直都是券商亏损的重灾区。2011年的中信证券3号和华泰证券的紫金3号,全年亏损幅度分别达到了35.29%和34.06%;2012年亏损幅度超过10%的20只产品中,全部都是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其中,东海精选2号和东莞旗峰2号,分别以23.6%和21.23%的亏损幅度垫底。
    对于上市公司的研究恰恰是目前券商的优势所在,但无论从近两年券商给出的预测来看,还是从券商集合理财交出的成绩单来看,市场却一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一个结果难免让人觉得有些讽刺的味道。
    券商资管去年末井喷
    2012年10月19日,《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及《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的正式施行,券商也以实际行动来回应监管层的政策扶持,开始计划大量成立新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2012年10月,随着证监会“取消券商集合计划行政审批”并实施“报备制”之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成立也在11月和12月出现了井喷。11月份,先后有35家券商给出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计划方案,总数多达44只。“报备制”的实施无疑将券商的热情燃至沸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正在运行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有422只,剔除年内新成立的产品,其中137只产品取得了正收益,与大盘3.17%的涨幅相比,仅93只产品跑在了前面。2010年新发行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有204只,与2011年的108只相比,几乎翻倍。其中,11月份券商集合理财成立的数量为27只,同比增长285.7%,与11月份A股的惨淡形成鲜明对比;12月份券商集合理财成立的数量为55只,同比增长幅度为243.8%。
    11月和12月共成立了40只债券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20只货币市场型的产品,17只混合型产品,而股票型产品仅有2只。
    不过,在谈到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井喷后的前景时,许多业内人士都普遍认为,“创新”目前并不能给券商带来实质性的收益,仅仅是“创新”的口号,留给了市场充分的想象空间,所以说眼下券商“创新”,只是对炒作的意义更大一些。
    “其实也很好理解,”有业内人士坦言,“创新是个整体的趋势,大方向上没有问题,但现在券商资管还是处于备战阶段,更多的是为了2013年做准备。”
    Q&A
    Q=《华夏理财》
    A=联讯证券副总兼首席策略师曹卫东
    Q:券商集合理财的成立在2012年11月份和12月份出现井喷,大家为什么会选择在此时点来发产品?
    A:就目前来看,眼下的券商更关注的是规模,大家还是以做冲量业务为主,下一步才是比拼产品优劣的时候。但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券商一方面是差异化经营,另一方面是通过资管业务进行领域拓展,若是想见到成绩,至少是明年二季度或是年中的时候。
    Q:券商集合理财的海量发行和创新,在未来又存在哪些风险?
    A:既然是创新,那必然就有风险,因为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很多领域对于券商来说,并非很有优势。券商目前的优势在于上市公司研究和债券研究,而其他诸如实业投资领域等,券商就显得相对弱势,但随着监管措施的放宽以及券商资管规模的扩大,券商业务也会进一步延伸到这些领域当中,这些都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Q:您怎么看待未来券商业务的发展趋势?
    A:从国内市场发展角度来看,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还是机构对机构,随着证券市场品种规则不断完善,普通投资者必然会被抛弃。券商的优势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进行判断,随着研究能力的提升,以及国际成果的研发实践,我认为券商的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跟信托、银行未来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监管很严,券商本身不具备更多创新条件,但随着券商创新的推出,券商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