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改革与开放:没有终点的航程

作者:李爱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07 23:37:00

摘要:万众瞩目的中共十八大8日正式开幕,这无疑注定中国的历史将在此划下一个重要的节点。

本报评论员 李爱明

    万众瞩目的中共十八大8日正式开幕,这无疑注定中国的历史将在此划下一个重要的节点。中国未来走向何方,将跟十八大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有三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其一当然是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战略;其二是1992年小平南巡,从此“东方风来满眼春”;其三是2001年中国入世,中国经济由此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而眼下,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个历史转折点。
    这是一个怎样的历史节点?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经济以罕见的高速增长,从世界第六跃居世界第二,无论规模还是贡献度,都在全球扮演当之无愧的主角,中国奇迹得到全世界的公认;但同时,在国内,随着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所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改革疲劳症”,经济和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吴敬琏语),已经到了必须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候。
    这无疑是一次艰难的抉择。分析历史上的三次转折点,从中或可看出当下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1978年是拨乱反正,人心所向,改革开放几无阻力;1992年则由于“总设计师”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带领人们冲破“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牢笼,改革开放得以再度大踏步前进;2001年则因为第三代领导集体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克服国企改革和入世所带来的阵痛,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由此为中国经济奠定10年腾飞的基础。
    但当下的利益格局显然更为复杂,所遇到的挑战也更为严峻。一方面,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利益格局已经分化,不同的利益集团已经形成,并且有固化的倾向,有的利益集团甚至成为进一步改革的主要阻力;另一方面,行政权力在过去的10年得到实质性的强化,并且有进一步扩张的倾向,以改革之名行退步之实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何改革政府自身,成为最难解的一道题。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奠定中国经济此后20年高速腾飞的关键,其意义和价值如何评价都不为过。但当今天回过头来检视当时的改革,还是不难发现有遗憾之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1992年的改革存在一个明显缺点,就是只注重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而不再像1980年代初期和中期那样,将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并提。
    这种单兵突进式的改革所带来的突出成就就是奠定了中国经济此后多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使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迅速跻身全球经济大国之列,广大民众也得以分享改革成果。其不利结果则是,不但延迟了法治、民主政治等体制的形成,也客观上使市场化的改革不够彻底,形成了“半统制、半市场”的经济体制。各级政府紧握手中资源配置的权力,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微观干预,客观上强化了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使得腐败迅速蔓延,贫富差别也日益扩大,导致官民矛盾激化,社会和谐受到影响,甚至可能酝酿社会动荡。
    一些人更为担心的是,由于体制的演进会有路径依赖,一旦进入政府主导的路径,从寻租活动中得利的特殊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力求推动这种“半统制、半市场”的经济体制向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蜕变。如果没有步伐较大的改革阻断这一路径,使之回归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正途,就会锁定在这一路径中。而一旦路径被锁定,除非经过大的社会震荡,就很难退出了。
    现实中与之相映衬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无论是经济领域的改革,还是社会领域的改革,一旦难以推进时,如果抽丝剥茧,归根溯源,总是能发现矛盾的根源最终指向了政治体制。此时,推动改革的力量往往无可奈何。
    这种困境表现在社会中,就是有几大问题反复出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难以从根上去除:一是腐败猖獗,二是贫富分化,三是权大于法,四是环境恶化。而随着这些问题出现的,是普通民众抱怨、不满情绪增长,社会冲突加剧,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受到极大威胁。
    所幸中共最高决策层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在被视为为十八大定调的“7·23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花了相当篇幅谈政治体制改革,并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他表示,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建设。
    温家宝总理全国两会时也明确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事实证明,单方面或者碎片化的改革已经无法收到成效,改革必须直面难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既要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也要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需要有清晰的顶层设计,上下呼应,建设一个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建设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民主、公平、自由的社会。
    每一次党代表大会以前,都面临着一个凝聚共识、推进改革的问题。而在十八大召开的前夕,改革的问题也更加尖锐地凸显出来。也正是因此,从普通民众到国际社会,都对十八大的召开充满期待,对十八大之后的改革蓝图也望之切切。
    作为执政党,如何顺应当下呼吁深化改革的强烈民意,承担无可回避的历史责任,充分表现政治自信,推进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为民众带来更多的福祉,是十八大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深化改革的方向,我们认为,当遵循和强化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原则和路线。
    首先,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清晰界定政府和企业的边界,真正做到恺撒的归恺撒、市场的归市场。政府不该管的坚决不管,比如企业微观经营的领域;政府该管的比如社保、民生、环保、公共设施等问题,要坚决管起来。
    其次,要真正落实宪法精神,做到依宪治国,依法行政。提升人大的监督作用,落实宪法赋予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化解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提升司法的独立性,破解权力对司法的干预,保证司法的独立审判性和公正执法。同时实行严格的产权保护。
    第三,要继续推进和扩大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切实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权益。
    显然,改革会遭遇既得利益的阻挠,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但正如小平同志所告诫:“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更何况,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没有回头路,当下的现实情境是不改革已然没有出路。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正因于此,我们期待,十八大能成为中国顺利渡过改革“深水区”、开启第四次历史转折点的契机,为执政党赢得更多更热烈的掌声,为国家、民族带来新的福祉。我们也期待,新一代领导集体勇于担当历史重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全面推进改革和开放这项没有终点的事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