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海南金融业“改头换面” 国际旅游岛建设效应显现

作者:刘红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8-15 20:06:21

摘要:海南金融业“改头换面” 国际旅游岛建设效应显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红英 海口报道

   随着海南楼市的起起伏伏,海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国内外金融机构认为是“风险高压区”。但如今,海南金融业终于走出了低谷,摇身变为一块“资金洼地”。
    根据海南省金融办提供的数据,海南今年上半年金融增加值共实现了57亿元,同比增长31%,对服务业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达8.93%、4.16%;金融业上缴地税11.25亿元,同比增长36%,对全省地税收入贡献率为6.3%,增量贡献率高达13.8%,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显著提高。
    其实,这是近年来海南以支持实体经济为导向,以金融“五个一”工程为总抓手,有序推进金融服务取得的实效。海南金融业对经济贡献率、银行业机构经营质量、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亮点频现。
    今年4月召开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在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现代金融业,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发展服务于中外游客的消费型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走出低谷
    上世纪90年代,受房地产泡沫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海南成为金融重灾区,资本市场陷入低迷。即使各大商业银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不良资产,海南的不良贷款率还曾高达80%。
    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海南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和机遇,海南的金融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10年,海南银行体系资金首次实现净流入,改变了自1998年以来连续12年资金净流出的局面。截至2011年上半年,海南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85亿元,同比增长26.8%,增幅居全国第二。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余额和占比继续实现“双下降”,不良率降到了1.46%。
    同样是2010年,海南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26.74%。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占比约为25.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债券市场融资额相当于海南前15年融资的总和。
    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领域,海南也表现出不可小觑的潜力。今年以来,三亚联社改制组建三亚农商银行的工作有序推进,离岸金融业务试点稳步推进,中国银行也拟在海南设立“中国银行离岸业务部(海南)”。
    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用3到5年左右的时间,办一家海南省的地方法人银行、办一家面向全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办一家总部在海南的保险公司、办一家海南的信托公司,最后办一家海南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心。
    这个目标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今年5月,中信银行海口分行开业,打破了15年来没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进驻海南的历史。由民生银行等3家银行共同倡导发起,33家中小银行、保险、租赁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参与的亚洲金融合作联盟永久落户三亚,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此外,海口农商银行已经挂牌开业,彻底结束了海南没有地方商业银行的历史。
服务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立身之本,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金融,正是海南金融长期持续发展的方向。”海南省政府金融办主任王年生说,海南未来将积极打造产业金融、消费金融、民生金融和离岸金融,依托组织架构、政策支持、服务创新、发展环境等“四大体系”,着力使金融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组织结构的完善,不仅是量的增加,也是质的提升,推动着原有金融机构网点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例如中信银行海口分行开业仅一个月就新增信贷投放近8亿元,小额贷款公司新增注册资本4.5亿元,上半年贷款余额14.51亿元,这都将有力支持海南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是海南省“项目建设年”,为解决项目建设中基层、业主和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融资难”问题,海南省重点要求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规模,直接融资再创新高,积极探索运用保险资金。
    根据海南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海南省施工项目个数为1848个,同比增长21.7%。其中,新开工的项目为485个,增长51.1%。以项目投资为重点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5.75亿元,同比增长43.0%,比一季度增速加快1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背后都离不开金融业的强力信贷支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