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欧洲杯概念水分大 玩转啤酒股还要找龙头

作者:张学光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7-03 17:12:00

摘要:欧洲杯概念水分大 玩转啤酒股还要找龙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北京时间6月9日零时,随着波兰华沙国家体育场内的一声哨响,为期23天的欧洲杯开赛了。
    “看球赛,喝啤酒。”这几乎是球迷度过这个节日的标准配置,因此,每逢欧洲杯和世界杯前夕,A股市场都会风靡一阵“欧洲杯&世界杯概念股”,这其中,尤其以啤酒股最为显眼。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年初以来,青岛啤酒(600600)和燕京啤酒(000729)、珠江啤酒(002461)、惠泉啤酒(600573)、兰州黄河(000929)等啤酒股涨势喜人,超出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涨幅。
    不过,啤酒类个股这番表现似乎与欧洲杯并无关联。根据记者的调查,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并没有直接带动上市公司的销售业绩,而各家啤酒企业也没在促销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欧洲杯概念虚火
    随着欧洲杯的临近以及相关概念的兴起,有券商分析师曾表态,欧洲杯概念受益的个股,首选啤酒股。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只是券商的口头说法,并没有任何一名分析师公开发布研究报告谈论欧洲杯概念股。
    “我们从来没有针对这一概念作过相关的数据分析。”一位不愿具名的饮料行业分析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查阅了举办欧洲杯和世界杯的2006年、2008年和2010年的二季度期间,A股啤酒类上市公司在当期的销售收入数据,发现并没有出现明显增长。
    接受记者电话采访的多家啤酒类上市公司,对于欧洲杯和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能否提振公司业绩的问题,大多选择了避而不谈。
 以青岛啤酒为例,公司在2006年、2008年和2010年三个举办欧洲杯和世界杯年份当中,二季度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3.78亿元、43.21亿元和57.87亿元,同比上一年度的二季度,增幅分别为14.59%、8.66%和9.36%;而在没有举办大型赛事的2005年、2007年和2009年三个年度,同期销售收入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6.11%、17.72%和22.45%。显然,举办赛事的年份与没有举办赛事的年份,同期销售收入不但没有出现大幅增长,反而还有下滑的趋势。
    另一家上市啤酒股——燕京啤酒,尽管销售收入略逊于青岛啤酒,但是在同期的销售收入增幅上,表现趋同,举办大型赛事的年份销售收入还不及没有举办赛事的年份。
    既然如此,市场一度认为的大赛会带动啤酒消费进而提升上市公司销售业绩的说法,从何而来?
    青岛啤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其实简单地看当季度的销售数据没有太大意义,因为类似的大赛主要是提高品牌的美誉度,这对于销量的影响往往不在当期,很难量化。”
龙头股更有看头
    在一些饮料行业分析师看来,对于各家啤酒厂商来说,进行地盘争夺,即从竞争对手手中夺取一块新的销售区域,显然比诱导消费者多喝一瓶啤酒来得更实际。
    按照分析师的说法,这种销售量的正常增长只能称之为“预期”,而销售区域的扩张,则可以称之为“超预期”,从投资的角度而言,超预期更具有吸引力。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对于青岛啤酒的追捧强于燕京啤酒,从股价走势来看,最近一个月,青岛啤酒的个股涨幅接近10%,而燕京啤酒的涨幅几乎为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青岛啤酒目前在华东市场上正与三得利公司整合上海和江苏地区的啤酒资产。
    针对青岛啤酒今年的表现,长江证券行业分析师乔洋认为,公司会延续去年的“抢份额”行动,“预计公司今年的新增产能主要由收购和自建构成,前者的看点在于去年年底收购的山东银麦以及3月末获得的紫金滩酒业及其所属品牌新安江啤酒的控制权,后者则期待新建的太原、石家庄产能能够顺利释放。”
    相对于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这两家行业巨头,其他5家啤酒类上市公司由于很难抢夺新的市场空间,因此,在股价走势上明显弱势。
    从机构持股来看,目前珠江啤酒、惠泉啤酒、兰州黄河三只个股的机构持股比例几乎都没有超过1%。而截至一季度末,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机构持股比例分别为16.37%和16.24%。

记者观察

    2010年,燕京啤酒为了赶上世界杯这趟便车,专门将每年一届的啤酒文化节调整到了赛事举办期间。当时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燕京啤酒会针对世界杯的啤酒消费调整销售力度,保证供应。可实际上,燕京啤酒当年二季度的销售收入只有29.48亿元,低于上一年度同期销售收入。
    其中原因,从公司在销售费用上的投入可以找到。
    燕京啤酒财务数据显示,2006年、2008年和2010年三个举办赛事的年份,公司在二季度销售费用上的支出分别为1.82亿元、2.31亿元和3.01亿元,占到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4%、9.63%和10.45%,但是,在没有举办大型赛事的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公司二季度支出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分别为10.04%、10.08%和13.62%。
    没有销售费用的投入,就不会有大幅度销售业绩的提升。从各啤酒厂商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在欧洲杯以及世界杯期间,这些公司并没有拿出更多的钱用于促销。
    如果啤酒厂商在销售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主动,那么投资者主观臆断欧洲杯或者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会带动啤酒的销售,就显得有些一厢情愿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