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国开行”的超越意义

作者:王忠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1-25 20:43:56

摘要:“国开行”的超越意义

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王忠明

   “融资难”、温商“跑路”、民营石油商炮轰“两桶油”、迷茫、困顿、期盼等,这种由多种情绪与事件构成的社会氛围,人们多以秋冬之交阴沉的雾霾天气作喻。然而,拨云驱雾的力量,近日标志性地落在这样一件要闻上:作为民营企业的汉能集团获得了我国唯一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的300亿元巨额融资授信。
    政策效能,贵乎有令必行。当某项公共政策通过必要程序合法化后,接下来就聚焦于或取决于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环节,而行动则是政策执行的关键,因为再好的条文、再多的承诺都要靠点点滴滴去执行、去落实方可奏效。“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资36条”、“中小企业29条”、“国9条”等等,一个接一个,哪个不是好文件、好政策?但从执行层面看,为何都有行动不力之感、与期望值相去甚远,以致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新政策预期的热情以及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症结所在,非单一致因可以述尽,但其中有一点不可不察,即所有制歧视(至少是残余影响),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仍持有偏见,不放心、不坦然、不公正。这样的思想局限、认识偏差,倘若不“转型”、不“调整”,何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何谈产业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
    相形之下,国家开发银行就具有很好的行动力。这次决定向汉能集团提供融资总量5年间达到3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通过投、贷、债、租等多种金融业务,将为其在国内建设运营光伏电站和水力发电站以及开拓海外市场予以全面支持。这样的战略合作与大额授信,真可谓出手不凡,与上述低沉阴郁之状构成强烈反差,给人一种特别明朗的感觉,其深处则折射出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高度信任,是国开行基于战略远见以及吃透国家政策精神后的行动自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充满生机和活力,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已意识到必须适时调整战略发展方向,不能再在“三低”(低成本、低素质、低附加值)层次上裹足不前,而应尽力走技术创新之路、走品牌创建之路、走绿色发展之路,有条件的还应在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一试身手。国开行意识到这种需求,毅然站在国家的高度和着眼于长远利益的目标,在金融服务方面倡导和践行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创新,着力为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办实事,这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所赞赏的那样,是“开启了中国金融界的新风貌”。假如我们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都能像国开行这样主动热情地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必将是另一番红火光景,更何愁“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资36条”等落实不了!
    作为我国中长期投融资的主力银行,国开行近年来以致力于开发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高科技等领域为使命,由此安排金融供给。这样的“开发”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吻合,而且与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相一致,其超越性突出体现为善于“识别”先进生产力并作为战略服务对象,率先突破所有制的局限,与越来越多的大型民营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同时,还体现为对于中小企业的实际关怀。比如这次融资授信汉能集团,直接效果是有力地支持了这家经营素质十分优异,已在我国抢先完成薄膜太阳能全产业链整合的大型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全球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电力,加快引进、消化和吸收世界尖端技术的步伐,以填补国内新能源领域空白;进而也间接扶持了大量中小企业,因为与汉能集团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的中小企业多达1026家。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往往关乎相当一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机遇。在这个意义上,支持效率高、效益好、有市场竞争前景的大型民营企业发展,也是在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办实事。
    “民间投资36条”已颁发一年多了,配套文件应加快出台,但也不能坐等。应当像国开行那样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为中国民营企业“争取有更大作为”而有所作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