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瞿建国借道慈善基金为哪般

作者:张广明 郝静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8-19 22:25:16

摘要:瞿建国借道慈善基金为哪般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广明 郝静 北京上海报道

   在上海市建国社会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建国基金会”)的网站上,同为开能环保以及建国基金会实际控制人的瞿建国的留言很是扎眼:一个人留给后代最珍贵的财富,不应是钱,也不是物,而应是一个事业有成,对社会无私奉献的形象。
    不过,从其在二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处理上来看,显然与瞿建国想树立的对社会无私奉献的形象已经相距甚远。
    开能环保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一直由瞿建国担任会长的上海市建国社会公益基金会曾分别直接以及间接持有该公司28.57%、9.09%的股权,但最终却通过直接转让以及频繁的减资等方式,将上述股权转让给了瞿建国。尤其是在开能环保股权已经明显出现增值之后,建国基金会却通过减少注册资本的方式予以退出,这引起了外界对其“伪慈善”的质疑。对此,记者联系了瞿建国,其秘书表示,“我们刚刚过会,时机比较敏感,而且领导最近都在出差,有时间会回复采访的。”
    根据我国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其所在的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显然,自从建国基金会成立之后就一直担任会长的瞿建国,却利用该基金会的资金多次参股同样是由其控制的开能环保、建国创投等公司,明显违反上述基金会管理条例。
实际控制人变更披露不详
    资料显示,开能环保的前身为上海加枫净水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其中建国创投以货币出资714.3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1.43%;建国基金会以货币出资285.7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8.57%。
    不过,就在开能环保成立两年后的2003年,上述股权全部被悄然转让给了瞿建国、杨焕凤,但对于此次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一事,其在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详尽披露,只是简单提了一句该股份已经于2003年被转让,但对转让的原因、价格以及资产评估依据等却只字未提。
    对此,曾长期关注资本市场法律维权的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张远忠认为,上述股权变更不仅涉及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发生改变,还涉及到关联交易。严格来说,对于股权转让的价格、资产评估依据等,都应该详细予以公布的,该公司这种做法,有悖完全信息披露的规则。
    综合其招股说明书来看,建国创投、建国基金会、开能环保的实际控制人均为瞿建国。建国创投成立于2000年4月,截至本次公开发行前,瞿建国持股85%、杨焕凤持股15%;建国基金会则成立于1993年,其自称为中国首家非政府背景的公益基金会,由瞿建国捐赠1000万元设立。瞿建国直接和间接控制开能环保61.27%的股份,杨焕凤持股6.46%,为第四大股东。
间接持股“被”转让
    除了直接持有开能环保28.57%的股权外,建国基金会还持有建国创投33.3%的股权,而后者则通过高森投资间接持有开能环保9.09%的股权。
    资料显示,2002年9月17日,建国创投经过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增资,注册资本由此前的3000万元增至5000万元。正是在此次增资中,建国基金会出资1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其后,经过多次增资以及减资后,2007年11月1日,建国基金会占其注册资本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3.3%。
    不过,就在开能环保各项业务均逐渐壮大之际,建国基金会间接持有的开能环保9.09%的股权也被通过多次减资方式彻底消失。
    2008年1月16日,建国创投开始第二次减少注册资本以及股权变更,此次共减少注册资本1000万元,全部属于建国基金会。此次减资之后的股权结构为,瞿建国占85%、杨焕凤占15%。通过此次减资,建国基金会彻底退出了开能环保。
    从选择的时间点上来看,此次通过减少注册资本的形式来彻底消除建国基金会与开能环保之间的股权关联也颇存心机。就在半个月后,开能环保开始实施上市前的一步,整体改制。
    至此,通过直接以及间接的股权转让,建国基金会已经完全从开能环保撤出。
数千万收益蒸发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推算,自2007年开始,开能环保的股权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增值。资料显示,2007年11月26日,高森投资认缴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500万元,实缴货币资金人民币800万元,占新增注册资本的比例为33.33%,杨焕凤等37名自然人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实缴货币资金人民币1600万元,占新增注册资本的66.67%。
    据介绍,由于股东尤其是公司成立后加入的股东取得公司股份所实际支付的对价通常高于股票面值,为了在公司账目中真实地体现股东的实际出资,同时又要保证股份的单纯性和持股比例的计算方便,通常将股东出资分别计入“股本”和“资本公积”账户,以此维持公司股权关系的清晰。
    照此可以推算,此次上述股东的入股价格已经达到原始面值的1.6倍,其股权增值幅度已经高达60%。数据还显示,至其第二大股东鲁特投资咨询入股时,开能环保的股权溢价幅度更是已高达250%。
    相关数据显示,此时,建国基金会通过建国创投而间接持有的开能环保的股权比例已经升至3%左右。按照其8250万的总股本计算,在其成功上市后的总收益将高达数千万元。
旗下基金会涉嫌多重违规
    依据我国现行的法规来看,上述行为可能已经不仅仅涉及利益输送,明显违反了现行的基金会管理条例。
    根据我国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其中明确规定,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其所在的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显然,自从建国基金会成立之后就一直担任会长的瞿建国,却利用该基金会的资金多次参股同样是由其控制的开能环保、建国创投,明显违反上述基金会管理条例。
    此外,建国基金会还曾向开能环保提供上千万的贷款。其招股说明书显示,开能有限开能环保的前身因创业初期资金不足,向建国基金会借款1500万元人民币,后为提高财务规范性将其转为委托贷款。
    对此,社科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基金会而言,其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同样存在。因此,基金会投资入股企业,从法律上而言是允许的。但根据现行的法规,基金会是不允许与其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有任何交易行为的,这意味着对于那些个人出资设立的基金会如果再投资于同属个人控制的企业,是与现行的管理条例相违背的。
    “最重要的是,在投资时,应该以公允价值为主。比如说有一家基金会投资了某家企业,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也非常好。但在选择退出的时候,最终获得的收益明显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符,像这种情况肯定就有关联交易的嫌疑了。”该人士表示。
    不过,记者在上海社团管理局进行查询的结果显示,建国基金会除了2005年的年检结果为基本合格外,2006-2009年的结果均为合格。当记者试图查询详细的年检报告时,网站无法打开。
    对此,上海社团管理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局虽然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基金会的资金管理,但一般一年才会查一下账,看看账面资金和实际的资金是否对得上,平时账本是在基金会自己手里。当记者试图进一步询问该局的资金管理部时,该部门人士表示账目不对外公开,如果想采访需经过上级主管单位民政局批准,而民政局方面目前并未给予答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