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2011年保费收入还看分红险 险企跟进新型营销渠道

作者:李军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03 19:17:37

摘要:2011年保费收入还看分红险 险企跟进新型营销渠道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军慧 北京报道

   2010年接近尾声,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业内人士预估全年保险收入增速或达到30%,在完成今年任务后,险企已经开始积极准备明年保费的“开门红”。
分红险仍是“利器”
    “明年主力险种应该还是分红险。”资深理财师阎涛介绍,“分红险是一种收益很稳健的产品。在加息周期中,分红随息而动可以有效规避通胀。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喜欢稳健一点的产品,保险公司当然会首先满足市场的需要。”
    记者了解到,为了布局来年“开门红”,不少保险公司已经在研发新产品。
    近日中意人寿在个险渠道推出两款“福”系新品,“中意福满金生终身寿险”和“中意福惠金生两全保险”,两款产品均为分红险。此前,新上市的还有合众“尊宝年金”、太平“卓越人生2010款”、平安“吉星送宝”等一批分红险。
    “通常来说,加息周期利好保险业,很简单的道理,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资金是放在银行的,加息之后保险公司的协议存款增加,保险产品的收益水平也会水涨船高。”多位保险公司人士也认为分红险仍将是明年保险市场上的明星产品。
    分红险今年备受青睐,以新华人寿“尊享人生”分红险为例,在上海自上市以来,对于个险新单收入和人均产能推动作用明显。截至10月末,“尊享人寿”在该公司个险新单保费占比已达到77%,10月人均产能达到1.7万元。
    记者了解到,通胀的压力使得保险公司需要提高分红险的分红率吸引客户。加息提升保险资金在银行存款、债券的收益率,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水平有望提高,从而提高分红水平。
    根据规定,分红险收益率由预定利率和分红率两部分组成。预定利率是固定的,目前市场上的分红险预定利率通常设计为1.5%~2.5%;分红率的高低则要根据当年公司可分配盈余的70%来分配,分红率的高低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水平直接相关。
开发新渠道
    虽然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营销员渠道仍是主渠道,不过受近期业务员增员困难和银监会禁止驻点销售新规影响,保费收入增速放缓。
    记者从保险公司了解到,多渠道经营会成为险企来年的法宝,“个险、团险、银保”三大传统渠道已悄然向 “网销”、“电销”,乃至进化为“移动展业模式”等新兴渠道延伸,虽然新渠道保费占比有限,但代表了未来的一个方向。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发布的《2010年上海保险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选择“电话和网络投保”的消费者比例由去年的3%上升至8%,在各销售渠道中上升幅度最大。
    在产险领域,电话销售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今年上半年,在电话销售渠道保费收入增长242.5%的带动下,平安产险车险保费收入229.9亿元,同比增长71.8%。
    和车险电话销售红火相比,寿险方面还处于试行阶段。
    “寿险电话销售分两种,一种是个人营销部的代理人,随机打电话约见客户谈保险。一种就是公司直接通过电话销售保险,不约见客户。”中意人寿理财师陆雪琨介绍道,“不过,电话销售渠道的险种同我们代理人渠道不同,他们的险种比较简单,保险利益不多,比较容易说清楚。寿险的一些复杂产品电话销售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险企们已经注意到了电销、网销等新渠道可能蕴藏的商机,纷纷跟进欲取得先机。
    一贯创新的中国平安宣布全面推电子化保单,今年10月全面推出移动展业。在移动展业模式中,保险代理人可以为客户随时随地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此外,平安人寿还计划通过在部分银行开展“IC业务”,销售利润率较高、设计更为复杂的保险产品。
    行业老大中国人寿也开始发力新型销售渠道。9月初,国寿宣称“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新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其网站所有在线自助服务功能,保单查询、激活卡激活、国寿鹤卡申请都能通过在线自助服务随时进行。10月中旬,国寿又全面推广互联网销售业务。
    “虽然新型渠道产生的保费规模目前占比还很小,但可能是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业内人士表示,“新型模式发展会很快,中产阶层人群的增加提供了很重要的物质基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