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 包容性增长或进“十二五”规划

作者:杨仕省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0-15 22:30:00

摘要: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 包容性增长或进“十二五”规划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中国吹响了经济发展的新号角。
    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举行,主要议程之一是讨论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定调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走向。十二五规划建议稿讨论后,将被提交至明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寻找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显然,十二五规划值得期待。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规划,总的方向就是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如是表示。
    15日下午,北大、清华以及中国社科院的多位专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均认为,下一个五年的主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杨伟民则认为,“十二五”规划将围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城乡区域结构的调整,同时将加强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区域合作。
    在10月12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承认,在西部,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特别是对投资、出口的依赖性比较强。”杜鹰说,但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恢复较快。
    据了解,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到8%。参与起草“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意见”的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就曾表示,“十二五”期间,财政金融支持将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
    10月13日,国家科技部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市场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培育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区域规划协调发展等三大热点,在十二五规划中必将得到体现。
    事实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将成为关注焦点。发改委土地开发和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就表示,“十二五”规划至少会涉及区域经济的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构建经济圈和经济带,二是培育新的增长极,形成新的城市群。
    杨伟民也透露,目前发改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等政策性文件和区域规划。此前,国家相继出台了十多个重点区域的区域规划,包括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规划。
包容性增长
或写入“十二五”规划
    “四万亿”刺激政策逐步退出,民营经济的发展无疑成为提振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撑。“如何用好40万亿民营财富,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人均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此前,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如此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最近与企业家的交流中,李稻葵发现,有一种声音成为了主流:“今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增长的速度会变慢。”不过李稻葵的观点却是,“坦率地讲,我是少数派。”李稻葵的自信来自何处呢?他注意到,和日本、韩国不一样,中国除上海、广州这些已经充分发展的沿海城市之外,中国还有以重庆为代表的内陆大城市。
    “中国有巨大的市场,重庆现在就可以接过沿海城市的‘接力棒’,更何况,重庆还有这么多像尹明善一样愿意奋斗的企业家。”日前在重庆一次论坛上,李稻葵的演讲让上百位民营企业家热血沸腾。
    在李稻葵看来“重庆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标本”。
    这个观点与尹明善不谋而合。
    “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应该充满信心。”10月13日,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民企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社会的观念。比如,重庆公租房的建设,价值非比寻常,能解决几十万户夹心层人群的后顾之忧,这些人,恰恰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本身就是‘民’,是那部分先富起来的‘民’,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员工工资待遇,都是民营企业家推动民富的主要方式。”尹明善说。
    但是问题并不是没有。“现在经济增长过程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
    在当前新形势下,与“十二五”期间相联系的一个“新的表述”应运而生。
    报新华社报道,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包容性增长”成为胡锦涛致辞中的一个关键词。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行首先提出来的。”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解释,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
    比如,2002年-2007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高达11.65%,尤其是2006年、2007年更是达到了12.7%和14.2%的增长。显然,现在重提“包容性增长”,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含义:是对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的一个大的判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