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杭州银行北京分行“桥隧模式”集合债试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作者:钱进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24 20:03:44

摘要:杭州银行北京分行“桥隧模式”集合债试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钱进 北京报道

   2008年底,一场金融危机的浩劫降临于内地某民营企业。作为创始人的陆先生说,尽管年关资金吃紧是每个生意人都关心的头等大事,我们却到了不得不向民间借贷的地步,借款800万,月息7%,每月要为此支付的成本高达56万。”彼时正值12月的北京,“那个冬天至今让我难忘”陆先生回想起当年多少有些无奈。
    和诸多背负高利率借贷的企业相比,另一家北京新兴行业的民营企业要幸运得多。魏先生的公司仅成立4年多,却已拥有北京市该行业30%的市场份额。当他在2009年因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叩响某银行大门欲借款1000万时,尽管银行信贷人员在摸清企业状况后也认为给其贷款绝不会赔本,但仍被拒绝了。原因在于,企业根本没有固定资产可供抵押。彼时除去借月息7%-7.5%的民间资金,魏先生可选的方式并不多。
    幸运的是,他最终没有动用民间借贷,而是曲线通过一种创新型贷款担保运作“桥隧模式”,顺利从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借到了款。
“桥隧模式”另辟贷款担保蹊径
    在传统担保模式下,银行处置违约企业,通常采用简单的拍卖抵押物。但矛盾是的,这样一来对企业的打击也许是致命的,可谓得不偿失。
    对于银行而言,清算后的债务偿付率较低;而如果是担保公司担保,则担保公司作为剩余风险的承担者,必然要代偿,造成担保公司无法挽回的损失。正是这种预期,银行最终并不热衷于与担保公司的合作,从而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基于这样的背景,使杭州银行北京分行萌发了一个理念框架——“桥隧模式”。
    所谓“桥隧模式”,通俗说,就是担保机构为像魏先生这样没有固定资产可供抵押的企业,搭建通往银行的“桥梁”之外,还要开辟通往资本市场的“隧道”,即在担保公司、银行和中小企业三方交易的基础上,导入了第四方——投资公司,形成“多方共赢”。
何所谓“多赢”?
    从投资公司角度来讲,通过担保公司筛选高成长性客户,而后与企业签订协议。“当企业无法及时偿付银行贷款时”,杭州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介绍,“投资公司就会出面购买企业相应股权,为企业注入现金流,同时偿付银行贷款。”此时投资公司就成为这些高成长性企业的股东,在未来享有更多资本收益。
    从担保公司角度来说,事实上传统担保业务的单个收益与风险不对等,但通过与投资公司的合作,有效降低了担保风险,提高原有收益。
    但收益最大的还是中小企业。“事实上这个模式更多的集中在科技类企业的担保上。”上述负责人同时解释,这类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无形资产偏高,同时没有较好担保品,且现金流变化大,就是由于这些优势和劣势,大部分银行对他们估价比较困难,从而拒绝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
    俗话说“难啃的骨头最香”,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当然要迎难而上,寻求解决途径。
    “我们组织了一个评审团”负责人解释,其中有风投代表、担保公司代表、行业代表,同时我们银行也会有专员来一起对企业风险进行评审。
    如若企业通过四方综合评审,就会针对担保、投资以及直接融资形成统一方案,这样一来就有效解决了这些成长性高、资产少但行业前景被看好的企业资金问题。
    “桥隧模式的出现,根本上改善以前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上的尴尬。”一位在银行信贷部门工作了十多年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同时大幅降低担保公司承受的风险,颠覆传统担保模式。整个过程中,企业只要支付正常的担保费用,并释放少部分期权,便能获得银行低成本融资。
集合债试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事实上“桥隧模式”必须建立在投资公司、银行以及担保公司与贷款企业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属于“多对一”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多对多”方式是否也可行?
    “从我们一线金融工作者的角度看,有一大批处于上升期、银行一抽贷款就会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应该得到帮助。这些企业如果死掉会特别可惜,因为它们只要稍微扶持一下就能起来。”上述负责人介绍。
    矛盾的是,以往政府的资金扶持往往只局限于贴息补助,一次性交付给被扶持企业。但对于资金流动性比较高的企业来说,一年补贴20、30万并不足以解决他生产经营上的问题。
    可不可以有一种途径使政府这些专项补贴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放大,再通过一定途径返还给需要的企业?
     疑问的提出给杭州银行北京分行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挑战。经过前期一系列调研、考察并反复验证可行性,创新提出一个概念就是,与担保公司合作推出的中小企业集合债担保。
    简单地说,就是具体针对不同区域,了解政府下一步准备扶持哪些特色行业,专门从行业里选择不少于30家优质企业,将政府专项补贴资金通过杠杆作用,使其得有最大限度的放大,最终通过有效分配投放给真正有需要的小企业身上。
    这就是一个集结了信托、银行、财政,为一些经营良好却无法从银行获贷的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在这一基础上,财政资金放大了扶持地方扶持行业的力度,信托与银行以发售理财产品筹集社会资金。
    “这一创新模式,可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同时让国家对小企业的扶持资金从消耗型使用,转变为持续滚动,让更多企业受益。”杭州银行北京分行的负责人充满信心的说道,“其实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这个创新性尝试,能够收到促进经济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壮大,政府、投资人、金融机构共同获益的多赢效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