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苏华:职业教育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两会声音

作者:卢梦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3-09 18:45:36

摘要:“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2024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向《华夏时报》记者分享了自己多年职教生涯的感悟。

全国政协委员苏华:职业教育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两会声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北京报道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2024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向《华夏时报》记者分享了自己多年职教生涯的感悟。

过去一年,延续2023年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的提案主题,苏华围绕“推动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主题,先后赴浙江、广东、四川等七个省份持续开展调查研究。

“一些疑难杂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把群众的呼声时刻放在心上,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存在的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政协委员的责任。”苏华表示。

作为连任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今年两会,苏华继续聚焦于职业教育,提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高质量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稳增长稳就业作出新贡献》等提案。

“这既是去年调研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以往提案的延伸性研究。”苏华向记者表示。

职业教育仍面临“六少”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好。

而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数据统计发现,202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79万;另一方面,人才供给需求矛盾仍然突出,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

结合多年职教生涯,及过去一段时间的调研感悟,苏华意识到职业教育在提升就业层次、提高就业水平、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方面作用明显,“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

2023年,我国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职教高考制度更加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得到基本落实。职教高考录取人数占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比例,从2014年的约20%增加至2023年的60%以上,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另一方面,产教融合向纵深处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已初见雏形。此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大,“类型教育”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已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上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当前,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阶段,但仍面临着办学经费少、优质生源少、产教深度融合的企业少、‘职教出海’院校少、双师型教师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少的‘六少’挑战。”苏华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

因此,苏华建议,要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契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扩大职教本科建设为重点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过去一年来,苏华赴全国多地持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中共中央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强国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跟进提案落地效果,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在调研中,苏华发现,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我国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要求,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022年,全国职教本科招生规模虽然由上一年的4.14万人增加到7.63万人,但仅占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538.98万人)的1.28%,与“2025年职业教育本科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要加快职教本科建设,提升就业层次。”苏华建议。他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加快聚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本科学校建设,逐步扩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增加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数量。加快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和专业硕士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拓宽生产一线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通道,扩大职业院校招收一线劳动者的比例,促进社会中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提升。

“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就业水平。”苏华在调研中发现,实践中,职业教育存在校企合作不紧密、专业适配度不高等问题。

基于此,苏华建议,要把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质量与需求适配度高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大力支持职业院校以技术技能为纽带建立校企育人共同体,通过“引企业入校园、引产品入实训、引工程师入课堂;教师进车间、学生进工段、教学进现场”等方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加紧出台针对性强、能够落地的产教融合实施细则,全力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探索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发布产业人才需求报告,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顺利实现“企业招好人,学生就好业”。

职教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苏华在调研中注意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职业培训,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见效最快的方式,“要建立终身培训制度,促进就业增收。”苏华建议。

“就业走向高质量,职教成就现代化。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扩大职教本科建设为重点,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核心,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能力为目标。”苏华同时提到。

“这两年来,我撰写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都是在中国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形势下,立足于发挥职业教育重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提出的。今年的提案比去年更进一步聚焦在就业上,更具针对性,希望推动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意见真正落地见效。”苏华向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