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浦东经验可供参考!全国政协委员谭岳衡:优质中企应抢占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先机|两会声音

作者:王兆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3-05 16:25:45

摘要:谭岳衡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香港的北部都会区和横跨“一河两岸”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各项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这片未来的国际创科中心和人才中心相信将在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领头羊”作用,为国家创科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浦东经验可供参考!全国政协委员谭岳衡:优质中企应抢占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先机|两会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谭岳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2024年3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交银国际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谭岳衡此次带来了支持引导中资企业在港设立机构和支持驻港中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两大提案。

谭岳衡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香港的北部都会区和横跨“一河两岸”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各项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这片未来的国际创科中心和人才中心相信将在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领头羊”作用,为国家创科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谭岳衡直言:中资企业应把握机遇,尤其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中资企业、研发机构,尽早布局,抢占北部都会区发展先机。

谭岳衡建议,中央政府可参考浦东经验,支持国有和各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和研究机构来港设立国际总部,鼓励企业利用香港的大学、基础科研和国际化优势,开展创新研发,推动技术转型升级。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年的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关键词。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详解“新质生产力”时提出六方面举措,包括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如今,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海内外优质公司到港设立总部或分部业务,开拓国内国际双循环所带来的庞大机遇,协助外国企业“引进来”和内地企业“走出去”。

对此,谭岳衡表示,中资企业应把握机遇,尤其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中资企业、研发机构,要充分利用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尽早布局,抢占北部都会区发展先机,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谭岳衡分析指出,香港吸引中资企业来港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包括面对全球地缘格局的变化,不少海内外企业对如何在香港发展布局持观望态度,存有心理疑虑。

同时,有兴趣来港发展的中资企业对香港的产业政策及支援渠道不了解,有“信息差”壁垒。

“内地居民赴港、外籍人员由香港进入内地进行商务、学术、交流活动,往来便利程度仍有提升空间。”谭岳衡如是说。

参考浦东经验

谭岳衡分析指出,上海浦东新区在早期发展招商时也曾遇冷,当年中央政府支持引导国有机构、各省、各大银行在浦东设立试点或分行,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外资企业慢慢涌入,达成了浦东发展初期聚人、聚企业、聚财的效果。

谭岳衡建议,中央政府可参考浦东经验,支持国有和各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和研究机构来港设立国际总部。拓展国际业务,提升跨境服务管理能力,增强整合现有驻港企业协调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功能,优化提升国内国际市场联通和辐射能力。

同时,拓宽企业获取政策及支援的服务渠道。谭岳衡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与香港特区政府驻内地经济贸易办事处和“招商引才专组”应建立更紧密的沟通合作机制,透过定期为企业举办咨询会、研讨交流会和实地考察团活动,为中资企业了解香港提供更为完备和多元的服务,包括注册、登记、牌照申请、政策解读、资助申请等。

谭岳衡称,可进一步便利出入境人员往来内地与香港。他建议,国家出入境管理部门放宽内地赴香港商务签证办理条件,包括提供更多元办理渠道,简化曾办理过证件人员的办理手续,争取延长在香港逗留天数等。

另外,扩大现于粤港澳大湾区内试行的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的适用地区,简化申请办理程序,为更多内地居民赴港澳从事学术交流研究活动提供便利。

“为从香港前往内地进行商务、旅游和学习的外籍人士提供更加便利的措施,包括简化签证申请、放宽签证条件等。”谭岳衡如是说。

履行社会责任

香港作为超级联络人,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中资企业更有策略性、更大力度和更深入地参与香港的社区事务,促进社会和民生进步。

对此,谭岳衡建议,需政策引导中资履行社会责任。国家相关部委和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驻港企业发展的关注,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和驻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反馈监督机制,及时了解驻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将相应指标纳入企业绩效考核,设置激励动因,让履责表现良好的企业获得资金、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促使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同时,引导企业总部、地方各级主管部门增拨资源,直接或间接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援,助力驻港企业更好地在当地参与民生公益项目。

谭岳衡进一步称,可设专项基金鼓励中资参与公益创投。建议各级政府牵头成立公益创投母基金,引导中资企业等相关背景的社会主体投入资金、人力等慈善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共同开展公益创投,以助力中资企业在境外当地更好地支援包括扶贫、医疗、儿童发展等民生公益项目,于当地塑造更有担当的中资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

“此外,多维度助力中资展现企业担当,包扩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通过举办社会公益论坛、案例分享研讨会、企业履责表彰活动等方式,提升中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成效;驻港中资行业协会等组织更广泛联络特区政府和香港本地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发挥纽带作用,助力中资企业成员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等。”谭岳衡如是说。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