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如何解决?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建议完善人才供需匹配机制|两会声音

作者:王悦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3-03 09:41:20

摘要:高等教育供需匹配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未能解决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成为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人才供需匹配问题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求职难”与制造业“招工难”并存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如何解决?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建议完善人才供需匹配机制|两会声音

文/王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过去一年,党和政府打出就业政策“组合拳”,推动头号民生工程落地落实。就业虽然保持总体稳定,但“稳”的基础仍不牢固。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未来几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高等教育供需匹配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未能解决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成为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人才供需匹配问题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求职难”与制造业“招工难”并存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尤其是当前人才结构性错配从低附加值制造业短期性“用工荒”转变为高附加值制造业长期性“人才短缺”,而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滞后。虽然2023年2月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完成20%的学科专业调整改革目标”,但依然无法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此外,李孝轩认为,相较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产业人才供需机制建设严重滞后,虽然人才需求端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但培养端资源配置的行政主导色彩还非常浓厚;人才供需信息碎片化、孤岛化问题突出,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内生动力不足,人才培养的时滞性较为明显等。供、求两个系统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差异,是高等教育人才供需失衡的根本原因。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平衡人才供需端矛盾,是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治本之策。

基于此,李孝轩建议,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载体的需求预测机制。坚持“有效超前”和“有效匹配”原则,加强人才供需预研预判,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周期,对全局性的人才需求趋势作出总体规划,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并予以发布。对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行政或业务指导关系,开展短期人才需求预测,并向社会滚动式发布。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在充分吸收借鉴上述规划基础上,合理编制区域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规划,调控好年度总体规模,引导规范高等教育发展预期。

与此同时,系统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激发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统筹外部需求变化、培养成本、办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等要素,充分发挥经费这一杠杆作用,改革完善高校经费投入机制和拨款方式,细化高校各专业的拨款系数、计划安排系数,支持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壮大,同时限制明显供大于求的学科专业,加快推进规模激励向“结构、质量、效益激励”转变。同步推进学费和奖助学金制度改革,对国家有需求大、但考生选择意愿不足的艰苦专业,加大资助力度,有效调节国家需求和考生选择之间的差异。

此外,加快补齐人才供需匹配短板。坚持强化高点,培育重点,扶持增长点,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把产业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做强,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做实,固本强基、交叉融合、择优培育,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共生、支撑发展的学科专业生态体系。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期新质生产力发展,谋划教育资源布局,提高人才供给的前瞻性、适配性和耦合度。国家和各省均应健全不同层级、不同颗粒度的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毕业生就业等数据的信息发布制度,尽量降低数据和信息迟滞,消除信息壁垒,为调节人才供需提供有效服务,保障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编辑:徐芸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