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文版工作报告将首次亮相全国两会!背后力推者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聚焦残疾人养老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2-27 11:37:23

摘要:王永澄表示,去年两会至今,他持续关注残疾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为更好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寻求良策。 今年,他准备了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视残疾人养老特殊需求,以及关于促进海峡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的两份建议。

盲文版工作报告将首次亮相全国两会!背后力推者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聚焦残疾人养老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王永澄和代表们讨论议案和建议(资料图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如期而至,据记者了解,盲文版工作报告将首次亮相两会会场。

力推此事的便是全国人大代表、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按摩委员会主席、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盲人按摩学会会长王永澄。19岁意外双目失明后,他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成为盲人医疗按摩主任医师。后来,他举办盲人按摩培训班,并创立了福建省海峡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十多年来免费培养盲人按摩师6000多人,就业率达到98%,带动更多盲人走上脱贫和自立之路。

2023年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盲人代表,他围绕盲人就业、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议题提交了4份建议,其中一份是关于为随班就读低视力学生出版大字版教材的建议。同年11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4家承办单位上门送交了这份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中首次制作的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中首次制作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期间,13种大字版教材陆续出版,王永澄为此兴奋了好几天。

王永澄表示,去年两会至今,他持续关注残疾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为更好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寻求良策。 今年,他准备了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视残疾人养老特殊需求,以及关于促进海峡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的两份建议。

建议促进海峡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

多年来,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福建在对台工作全局中的独特作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重大举措,为做好海峡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福建快速发展,台湾居民赴福建创业就业、学习、居住人数不断增加,为台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在台湾地区,残疾人被称为‘身心障碍者’。相对于其他人群,台湾残疾人赴福建的比例相对较低,因此,促进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在政策和制度上完善残障台胞在闽享受同等待遇,有利于增强与残障台胞的交流互动,帮助其了解大陆发展成果和机遇,增强残障台胞的亲情和认同,促进两岸社会的融合和共识;有利于增进残障台胞福祉,进一步吸引残障台胞在福建工作、学习或生活;有利于促进‘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助力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王永澄表示,在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在台湾社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残疾人群体。

王永澄建议,以“嘉年华”为平台,持续保持海峡两岸残疾人事业对话交流。

王永澄在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研讨会上发言。.jpg

王永澄在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研讨会上发言

近年来,中国残联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积极对接重要台湾嘉宾、导入有影响的台湾社团组织,自2015年起,由中国残联主办、福建省残联承办的海峡论坛˙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活动已连续举办8届,“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作为海峡论坛的基层交流板块之一,通过论坛交流、合作签约、参观考察、共同办展等多种形式开展,每年都吸引众多两岸残障人士及其亲友、基层民众和各界人士参加,并受到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对增进残疾人福祉,促进两岸残障人士及同胞的情感交融和心灵契合,扩大残疾人事业的朋友圈,加强两岸残疾人事务互动交流等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就此,王永澄建议,把中国残联纳入中共中央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意见》专题会议参会部门。2023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48个部委和福建省在福州召开贯彻落实《意见》专题会议,研究推动落实《意见》有关工作。建议后续国家层面召开的相关会议,将中国残联纳入参会范围;中国残联牵头出台支持海峡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政策文件措施;增强两岸开展残疾人事业发展交流研究合作。持续深化闽台残障人士间的社会人文交流,通过“残联+高校+协会”的模式,支持推动闽台两地各类有关残障群体、高校研究机构和扶残助残社会团体开展常态化交流。加大资金、资源、政策倾斜力度,支持由中国残联主办,福建省残联等单位承办的海峡论坛˙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采取论坛交流、合作签约、共同办展、互访考察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残疾人事业的朋友圈、影响力,促进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积极探索海峡两岸残障事业融合发展新路,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建议重视残疾人养老特殊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残疾人的养老问题摆上议事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也不断提高。特别是2023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基本养老体系建设,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包括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内容。

王永澄亲自培训技能按摩师.jpg

王永澄亲自培训技能按摩师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其中残疾老年人口占到了残疾人的53.24%。残疾人由于受自身的残疾所困,普遍具有受教育程度低、经济收入低、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参与度低,数量众多的残疾老年人口成为我国残疾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挑战,很多残疾老人无法正常养老,晚年生活困难重重,比如,退休养老金不足以支付养老费用。我国大多数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找到的工作薪资一般较低,社保缴纳水平也较低;不少残疾人自强自立,自己创业就业谋生,在缴交社保方面多数是按照灵活就业人员依照最低水平交纳。对于这部分残疾人,他们绝大多数到退休年龄都没有存下钱养老,也没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他们因社保缴纳水平较低,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一般是1000多元,不足以支付养老机构的费用。

同时,面临家庭照护缺失困境。目前,我国很多残疾人家庭养老照护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群体:(1)鳏寡孤独的残疾人,这部分残疾人群体老了,没有亲人能对其进行照护服务;(2)“以老养残”的家庭,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已无力继续照护;(3)“一户多残”的家庭,在面临养老问题时,成员之间也无法互相照顾;(4)“以独养残”的家庭,即由独生的子女承担照护残疾父母家庭,独生子女有他们自己的工作、家庭及子女,照护残疾老人非常困难。因此,养老对这部分群体来说就是个大难题。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残疾人的病症和身体情况会不断加重,生活不能自理,面对这样的残疾老人,有很多养老机构不愿意接收,特别是智力残疾、视力残疾的老人。有些养老机构接收残疾老人,但对残疾人特点与需求不了解,生活环境没有做到无障碍,服务简单粗暴,不够个性化、人性化。

基于此,王永澄建议民政部将一户多残、鳏寡孤独、以独养残、低保边缘的残疾老年人和重度残疾老年人,纳入国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给予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对于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纳入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民发〔2023〕53号)的救助对象;建议民政部组织为一户多残、以独养残、以老养残和鳏寡孤独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护服务;建议市级以上建立残疾人的养老示范机构。针对残疾人的特点与需求,建设以“辅”为主的残疾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人性化的服务,坚持残疾老年人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干,尽量延续残疾老年人原本的能力,为残疾老年人赋能,让残疾老年人更加长寿、更有尊严、更加体面地度过老年生活。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