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基金业绩惨淡、核心成员接连出走!资管巨头贝莱德为何“玩不转”A股?

作者:邱利 陈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2-26 14:36:42

摘要:张弛离任之后,总经理由督察长陈剑代任,他也是贝莱德基金创始高管团队成员之一。

基金业绩惨淡、核心成员接连出走!资管巨头贝莱德为何“玩不转”A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邱利 陈锋 北京报道

继董事长汤晓东去年8月离职之后,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莱德基金”)管理层又出现人事动荡。2月24日,贝莱德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张弛因个人原因离职。

权益类产品业绩惨淡、核心成员接连出走,一时间让贝莱德基金备受关注。天使投资人郭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贝莱德具备全球品牌和专业优势,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仍充满变数,如何适应中国市场、提升投资业绩,以及保持管理团队的稳定,都将是其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贝莱德基金人事“巨震”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国内首家外资公募基金,贝莱德基金成立于2020年,是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旗下公司,在中国市场展业已有三年多时间,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贝莱德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为80.42亿元。

而此次宣布离职的张驰,是贝莱德基金“元老级”人物,截至其离任,他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已有近3年的时间。回顾此前,贝莱德基金首任董事长汤晓东已于2023年8月离职,首任“操盘手”唐华也在今年1月出走。

“贝莱德基金管理层出现人事动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稳定且富有远见的管理层,对于公募基金应对市场波动、制定并执行长远战略至关重要。贝莱德基金管理层人事频繁变动,可能会影响市场信心,引起市场对公司战略连贯性和执行力的担忧。

郭涛表示,公募基金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可能是公司寻求转型和发展新战略的表现,但这也可能导致公司战略方向出现调整,甚至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竞争地位,以及团队士气和协作效率。

14只产品10只负收益

从业绩来看,作为全球资管霸主,贝莱德征战A股的几年时间里,如同“泥牛入海”,旗下偏股型基金业绩十分惨淡,成立至今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Wind数据显示,按照AC份额分开计算,贝莱德基金共发行14只基金,截至2月23日,仅有4只基金成立至今回报率为正,其余10只收益全部“告负”,占比超过七成。

WX20240226-113746(1).png

其中,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截至2月23日,C类份额成立两年多时间以来回报率为-42.60%,单位净值仅剩0.5740元;而推出的第二只重点布局港股的基金“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AC类份额成立以来分别亏损32.37%、33.07%。

对于业绩欠佳的原因,华南某公募基金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贝莱德集团主打的是ETF,但在国内早期都是以主动型产品为主,不具备经验上的优势。在投研方面,贝莱德基金偏爱有海归背景的基金经理,在国内公募管理经验较少。

安光勇则表示,业绩亏损惨重并非贝莱德基金一家独有的现象,近年来的市场环境较为低迷,对公募基金的投资回报率造成了很大影响。

“贝莱德基金成立时间较短,仅有不足四年的时间,可能仍处在摸索、适应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和管理阶段。”郭涛指出,业绩的短期表现,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基金公司的能力,仍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评估。

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

不断调整人员架构之后,贝莱德基金后续如何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如何与本土公募基金竞争,这些“担子”落在了新接任者的身上。

2月24日,《华夏时报》记者从贝莱德基金方面获悉,张弛离任之后,总经理由督察长陈剑代任,他也是贝莱德基金创始高管团队成员之一。

贝莱德亚太区主管陈蕙兰评论说:“此次对陈剑的任命是对他的专业能力和对中国市场深刻理解的高度认可。他的领导能力将有助于推动我们在中国的增长战略,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市场地位。”

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范华表示:“中国的投资行业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的时刻。陈剑在贝莱德基金的业务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展现了非凡的能力和对中国独特且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的卓越洞察力。”

陈剑表示:“我们将致力于深度结合贝莱德的全球资源优势和对中国市场的洞察,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解决方案,并带来投资价值。”

“中国资本市场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需要外资机构深入了解本土市场特征,如何适应中国市场可能是贝莱德基金面临的一大挑战。”安光勇指出。

郭涛表示,作为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的全球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客户基础,为其在中国市场展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者,贝莱德出色的研究能力和国际化视野,也有助于把握全球资本市场动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组合。然而,这些潜在优势是否能够转化为实际的市场表现,还需要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具体环境和监管政策来具体分析。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