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200天 残奥教育进校园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8-17 20:16:10

摘要:2022年,相约北京冬奥会。2021年8月16日,倒计时200天。当天,以“融合与共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200天活动在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举行,集中展示了北京冬奥组委组织开展残奥公众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所取得的工作成果。

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200天 残奥教育进校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主任郭利群介绍作品征集活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2022年,相约北京冬残奥会。2021年8月16日,倒计时200天。

当天,以“融合与共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200天活动在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举行,集中展示了北京冬奥组委组织开展残奥公众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所取得的工作成果。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奥林匹克和残奥教育示范学校累计达到835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达到2062所,形成了以东北、华北、西北为重点地区的奥林匹克和残奥教育及全国范围的校园冰雪运动的总体格局。

作为开展残奥价值观教育的示范学校,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体育教研组的刘娓楠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学校目前主要开展的是轮椅篮球项目,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光了解了残奥方面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体验、比赛、交流的方式,了解残疾人运动的特殊性,改变学生对残疾人群体的认知和态度,增加对残疾人的包容度,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并尝试将这些价值观运用到生活中为构建包容和谐的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将开展更多有关残奥方面的项目。

2222.jpg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的刘娓楠介绍学校开展奥林匹克和残奥教育的情况。

残奥教育进校园“开花结果”

据记者了解,残奥教育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影响和激励一代人的战略目标,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为契机,广泛开展残奥教育,在推动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促进残健融合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吕钦在会上表示,北京冬奥组委与教育部紧密合作,成立了涵盖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专项工作组,组建了全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专家委员会, 统筹推进奥林匹克和残奥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广泛开展。

同时,我国首次引进国际残奥委会教育材料,由北京冬奥组委组织编译并发布《残奥价值观教育》中文版,已向全国2795余所示范校、特色校赠送近2万册,旨在向青年人传播残奥价值观和愿景,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看法。在中小学中开展冬奥、冬残奥知识竞赛、冬奥知识讲解等活动,为一线教师拍摄残奥教育教学视频,将残奥教育材料转化为音视频资源,不断丰富残奥教育线上产品供给,《残奥运动》MG动画短片、《冬残奥故事》音频节目,吸引了不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关注。

此后,北京冬奥组委还将残奥价值观融入公众参与的活动中,支持建设残疾人“冰雪之家”,使之成为集冬奥文化展示、冰雪项目体验、运动器材展示于一体,帮助残疾人了解冬残奥文化、体验冬残奥项目的重要平台。

3333.jpg

北京冬奥会倒计时200天活动现场。

全国残疾青少年冬奥、冬残奥主题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全面启动

残奥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赛场上,它在各个领域都在闪闪发光。

体育与文化教育结合是奥林匹克的核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将是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再次进行文化交融的历史契机。

为了提升全社会对北京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的关注度,落实“共享办奥”理念,营造残健融合、共建包容性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北京冬奥组委和中国残联认真筹划,以征集活动为契机,启动了专门面向全国残疾青少年的冬奥、冬残奥主题绘画作品征集活动。

据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主任郭利群介绍,此次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向残疾青少年征集画作作为“特殊的新年礼物”向世界进行展示,促使残疾青少年真正参与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中来,零距离感受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助推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进一步营造残健融合、共建共享包容性社会的良好氛围。

艺术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表现精神追求的重要途径。郭利群希望残疾青少年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奥林匹克精神和残奥价值观的理解,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知识和运动项目的认识,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风貌的感悟,表达对远方来宾的美好祝福,传递包容平等的精神内涵。

据记者了解,该征集从8月16日起开始,9月30日结束,具体要求以北京冬奥组委官网、中国残联官网活动通知为准。征集到的绘画作品,将有2022幅作品作为新年礼物备选品,推荐给北京冬奥组委,部分作品还将作为遗产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见习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