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残疾女拄拐走上创业路 高原上绽放的两朵“格桑花”
9月6日,中国残联携中国网、中国残疾人杂志、华夏时报等多家中央媒体走进青海,见到了家住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古鄯镇夏家河村的残疾绣女夏文仙,以及民和县残疾人个体就业典型马春莲。

青海省积极探索医养结合 这家排队入住的医养中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中秋节前夕,中国残联携中国网、华夏时报等多家中央媒体走进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医养中心。据记者了解,这是青海省首个集养老、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养老机构,其中,四成为特困残疾人。

青海省互助县托养院“以产托养” 打造农村残疾人托养新模式
9月5日,中国残联携新华社、中国网、华夏时报等多家中央媒体从青海省西宁市区驱车前往海东市互助县台子乡下台村。

青海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小样本:康复救助范围扩面至17岁
康复中心辐射青海省全省的儿童,同时,与其他地区仅针对0-6岁残疾儿童进行免费康复服务不同,青海省针对的是0-17岁的残疾儿童。为此,青海省财政新增2225万元专项支持7-1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

“网红带货王”探索残疾人就业新渠道
日前, 北京东城区残联在强佑大厦召开了残疾人网络主播第10次会员大会,在签约的30名网络主播中甄选出10名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出众的残疾人,积极打造成为“网红带货王”。

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闭幕 25岁以下金牌运动员占比超五成
主赛期从8月25日开幕以后,来自全国的35个代表团3481名运动员齐聚津门,拼搏赛场,展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生动诠释了“同心同梦、幸福中国”的运动会主题。

身患绝症的赵攀伟勇夺残运会金牌 他用棋子走出生命的宽度
8月28日,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象棋比赛经过3天角逐落下帷幕,四川选手赵攀伟获得男子肢体残疾组的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