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季不淡!新订单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 中国外贸已过“至暗时刻”
“从七月份开始就陆陆续续的有客户来询价了,7月我们出掉了两个柜,现在大概还有三个柜要出,虽然现在是传统的外贸淡季,但是外贸情况的确是开始有所好转。”山东一纺织外贸出口企业经理许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9月扩围 上海、青岛、武汉等12地位列其中
对此,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朱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新政使得企业通关更便利,释放了国家积极引导跨境电子商务全面发展的重大利好,有助于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

7月以来11地进口冻品检出新冠病毒 有进口企业一个月赔了近百万
“尽管我们企业进口的冻品没有检出新冠病毒,但是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一些地方要求下架产品,经销商们也纷纷退货,销售严重下滑,刚刚过去的7月我们企业损失了将近一百万。”一家食品进口企业经理陈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秦安股份跃升“期货大神”背后:4个月赚超公司三年利润 套期保值对冲经营风险
8月24日,公司对前期建仓的期货投资合约进行部分平仓,平仓收益额为人民币1429.33万元。至此,秦安股份已经频繁尝到期货收益的甜头。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4月份开始涉足期货业务以来,秦安股份已有18次平仓行为录得正收益,累计收益额近72262万元,与公司主业亏损形成鲜明对比。

时隔110天中美经贸磋商牵头人再次通话 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继续落实
“此次通话有利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落实,至于是否会继续开展下一轮的经贸磋商,目前还不确定。”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美问题专家刘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评估推迟 美方表示对近几周中国购买规模感到满意
“受疫情影响,中国的采购数据肯定有所放缓,但中国仍努力购买美国清单中大家关心的一些商品,比如大豆等等,这实际上也展现了一个良好的姿态,表示我们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在不断履约。对于当前美国方面出现的一些杂音,我认为我们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时也要保持较积极的谈判状态。”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

高层半个月两推稳外贸政策 中小微外贸企业再迎重大利好
此次《意见》重点关注中小微外贸企业,支持其融资需求的同时,聚焦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在疫情影响下,这些中小外贸企业是比较弱小的,出口信贷是他们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意见》提出进一步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信贷投放,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保障粮食的“粮食”安全 钾肥和救灾肥商业储备重要性凸显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氮肥部总经理徐爽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办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今年疫情下我国保证了农业生产资料的充足供应,这归功于国家淡储政策的保障和托底作用。”

RCEP呼之欲出:中韩双方同意推动年内如期签署
“中韩两国同时向全球释放了一个较好的信号,即便在美国等国家的施压下,我国仍然有信心、有实力去和我们的经贸伙伴继续开展良好的经贸合作。”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朱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2.2万亿 负面清单将于年内出台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认为,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是当前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一个体现。在他看来,中国积极推动对外开放,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在服务贸易领域作出开放承诺,清单之外的领域不做额外限制,表明了中国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