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华夏时评:加力稳定增长,优化疫情防控
2023春光在前,金兔活力呈现,一派丰年吉兆。中国号巨轮展示出无与伦比的二阶稳定性,扬帆起航了。明年中国经济自然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加速盘活国有股权资产:当土地财政消减之后
国企资产是当前政府部门除了国有土地资产之外的最大一块资产了,如果通过提质增效,若能够让300万亿元的国企总资产的回报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则就有3万亿元收益增加,基本可以弥补土地财政消减带来的收入缺口。当然这不是短期就能提升一个百分点,但只要坚持不懈地盘活国有资产,推进国企改革,若干年后,应该会有成效。

华夏时评:稳增长持续发力,拉内需仍有空间
中国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的产业升级要求,拉动内需,有巨大的操作空间。稳增长的劲头不可松,要持续用力,相信宏观经济数据显效是早晚的事。

华夏时评:关键时点降准,夯实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关键政策,要用在关键时间点上。不仅仅是降准,23日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的“金融16条”,对稳定经济、对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也是重磅利好,也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老龄化加速的挑战
可能有人认为,老龄化问题属于灰犀牛,早已存在,既不可改变,也无需过虑。但我认为,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来势凶猛,不同于西方的老龄化进程,甚至比日本更快,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华夏时评:央行的信心,就是稳增长的底气
无论是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还是针对房地产的差别化信贷,央行的行动方式,都是质在量先,央行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将有力提振我们对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信心。

华夏时评:内需政策亟须发力,稳定经济合理增长
10月份物价数据走低的一个好的方面,是通胀担忧的放缓,这给信贷政策和金融政策打开了空间,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尤其是,稳增长还需在促进房地产投资、加大基建投资、支持制造业投资上持续发力。

华夏时评:开放的经济,无尽的市场
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开放之门,就是机会之门。历史将证明,中国站在了正确的一边。

如何促进民企高质量发展?
受房地产长周期走弱及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的影响,我们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靠国有资本,增速超过10%,而民间投资的增速只有2%。但民企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巨大,不仅在就业、税收和GDP的贡献方面举足轻重,即便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显著超过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