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21年气候变化谈判唯一胜果,特朗普为何要与《巴黎协定》迎头相撞?
多年以来,气候问题是最需要各国同舟共济、舍小我成大我的国际问题,因此,对《巴黎协定》的态度是特朗普对待国际事务的一个试金石,而他的答案让全世界大失所望。
看不见的 中美货币博弈
在中美经济关系之间,尤其是在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上,尽管美联储作为全球央行的央行,其地位和影响力是无人质疑的,而往往认为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甚至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样,货币政策是被动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体量越来越大,这种单向的影响,正慢慢过渡到双向的互动,而这一点在以前是非常不明显的。

章莹颖失踪案, 嫌犯为何可以一直保持沉默?
美国警察对克里斯滕森甚至连一句重话都不能说。章莹颖的命运,只能取决于警察对其他线索的挖掘程度,还要有那么一点点的好运气。

提速的高铁,换档的经济
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是均衡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偏废的一面,但是,抛开GDP的三驾马车划分,真正可以持续的增长还是来自于效率的提高,这种效率既包括生产的效率也涵盖服务的效率。

谁是下一任美联储主席?加息也得看中国经济增长!
对中国经济越看好,美联储主席越鹰派,对中国经济越担心,美联储主席越鸽派,如果存在的不确定性太大,那无论谁当上下一任美联储主席,都可能只是一个骑墙派。

金融为何稳字当头?
没有监管的金融杀伤力极强,这一点在已经过去十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随后的金融危机中已经暴露无遗。现在,我们终于也从自己的市场教训中总结出来了经验,金融市场不强监管不行,而强监管没有一个更高的权威机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不行。

笔夫:增量被严格定义 存量博重置机会
中央对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理解并非囿于市场的传统的定义,事实上,比起市场的短期波动,决策层更加关注主要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等能否在这些波动中独善其身,而现在所做的,就是确保实现这一点。

汉堡G20惊人骚乱, 反全球化者到底在反对什么?
今日的抗议者要求并不多,他们无非是想有施展技能的机会、收入不错的正当工作,及一个更公正的经济和社会。他们的愿望是渐进性的,不是革命性的。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讲,他们的要求又很高:一个由人民而不是金钱说话的民主国家;一个能按其原来目的为人们带来好处的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