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证券
贺强:政策未来重心应从输血转到造血,资金要真正抵达中小微企业 |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
3月27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暨第十四届金蝉奖颁奖盛典在京举办,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在会上就新发展格局下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新技术、消费升级等领域的新发展、新变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姚峰:解决好资本市场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
中国上市公司在未来一年中将有哪些亮点和变化?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原党委书记姚峰发表“在新发展阶段解决好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周期性和体制性的问题”主旨演讲。

一块10亩地的故事:“违规”用地建起亿元营收公司,补办了17年手续至今未成 | IPO撤回之谜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贝尔生物如今已成为年营收数亿元的公司。公司几乎全部收入都来自此地块上的生产经营场所。但令人意外的是,贝尔生物实际上一直没能取得该地块的使用权。

龙迅半导体闯关失利背后:压着最低线申报,核心研发人员仅3名 | IPO撤回之谜
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表示,由于科创板属性没有量化标准,加上IPO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充分性也无法量化,这种模糊可能导致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一连串“变故”袭来:董秘离职,临时换会计所,战投没露面,股价腰斩的北信源爽约了
在年报披露前的关键时期,北信源事故频发,在股价距半年前的高点腰斩之后,不知是否因市值管理的压力,2月公司董秘离职,3月临时更换会计所,这也引来深交所的问询。

立讯精密告别A股前20,市值腰斩蒸发2200多亿,发生了什么?
立讯精密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清楚苹果“砍单”的影响,也不清楚苹果概念股为何整体都表现低迷,“公司目前经营状况一切正常,保持了一个快速的增长”。

监管现场检查发威公司知难而退,格林生物在怕什么? | IPO撤回之谜
某券商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近年来格林生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所增长,不过,2019年公司营收增长速度已经出现放缓,一旦未来宏观环境出现较大波动,行业产能扩张超过市场需求,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未来必然会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永煤债事件处罚落地,暂停一年债券业务资格,5000亿承销额灰飞烟灭,海通证券风控如何紧起来?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永煤债事件持续发酵后的必然结果,12个月的债券和资管投资顾问业务被暂停,对于海通证券业务的影响不可小视。

一个月撤回三家IPO申请,江苏“券业老二”保荐能力遭质疑,任泽平“空降”能否挽回颜面
推行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IPO出现“撤回潮”。开年以来就有78家企业因撤回IPO申请而终止审核,其中科创板、创业板撤回的IPO数量分别为29家和49家。IPO高回撤率背后,不仅公司谋求上市融资的道路遇阻,券商的执业质量也备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