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

最高检:“内鬼”与外部人员内外勾结,今年中小银行、信托等金融信贷领域案件时有发生|快讯
张晓津指出,总体上,当前金融犯罪案件数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位运行。2023年1-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嫌疑人11060人,提起公诉22529人,起诉人数同比下降10%,涉及罪名相对集中。

覆盖3亿人的惠民保再迎规范:强调长期性,财险公司或将失去经营资格
12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共同起草了《关于平稳有序开展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通知》,其中,探索开放部分医保数据、鼓励设计为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保险等新思路受到业界广泛讨论。

内外环境双向共振,人民币汇率年内总体平衡|2023中国经济年报
人民币汇率强势攀升的背后,体现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给予人民币汇率较强的基本面支撑。

云闪付植入鸿蒙生态,华为支付基础设施构建加快
支付已经成为金融基础设施,既能获客又可成为打造金融科技生态的底座。此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支付通道成本,避免二清等平台常见的合规问题。实际上,支付牌照已经成为平台型企业的刚需。

四川信托兑付方案出炉:以固定比例累进计算,分五档兑付
12月25日下午15点,四川信托在其官网接连发布两条公告,分别披露了自然人投资者兑付方案和四川天府春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受让签约相关服务的安排。

“存三年不如存两年”!12家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部分两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倒挂
12月26日,一名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存三年定期还不如存两年期。”该行存款利率下调后,目前三年定期存款执行挂牌利率1.95%,但两年期产品利率上浮后可达2.15%。

重“普惠”求稳健,银行理财从高光期到自我审视|2023中国经济年报
今年以来,中短期限及低风险产品成了银行理财投资者的“心头好”,现⾦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带动了理财规模扩容增量。投资者的“求稳”情绪也传导到了负债端,今年以来,理财机构积极匹配投资者偏好,稳健性和流动性成为理财市场的关键词。

创历史新高!2023年险企累计发债规模达1061.7亿元丨2023中国经济年报
根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披露的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12月26日,共有21家保险机构发债23笔,合计发债规模达到1061.7亿元,为历史最高值。

2023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即将启幕 邀您共同“探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第十七届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以“探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邀请来自经济领域知名学者、金融行业优秀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